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实践法 | 第12页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12页 |
四、访谈法 | 第12页 |
五、参与式观察法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中国概况》课程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开放式教学理论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开放式教学源起与定义 | 第18页 |
第二节 开放式教学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8-19页 |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9页 |
第三节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框架 | 第19-22页 |
一、构建开放的教学观念 | 第20页 |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场所 | 第20页 |
三、开放教学内容 | 第20-21页 |
四、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 | 第21页 |
五、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 第22-27页 |
第一节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22页 |
二、交际原则 | 第22页 |
三、针对性原则 | 第22页 |
四、趣味性原则 | 第22页 |
五、开放性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中国概况》放式教学的前期分析 | 第23-27页 |
一、教学需求分析 | 第23页 |
二、教材分析 | 第23-24页 |
三、教学对象分析 | 第24-25页 |
四、教学内容分析 | 第25页 |
五、教学目标分析 | 第25-26页 |
六、教学方法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中国概况》开放式教学实例-以《饮食》为例 | 第27-40页 |
第一节 《中国概况》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分析 第一节 饮食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特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了解中国饮食的重要性 | 第28页 |
第三节 以《饮食》为例具体教学设计 | 第28-40页 |
一、第一课时 | 第28-34页 |
二、第二课时 | 第34-37页 |
三、第三课时 | 第37-40页 |
第五章 《中国概况》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实施效果 | 第40-43页 |
一、课堂实施效果 | 第41-42页 |
二、课堂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课后评价 | 第43-44页 |
一、学生评价 | 第43页 |
二、教师自评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开放式课堂应用于《中国概况》课程的优势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改进建议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6-48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课后学生访谈记录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