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公共自行车需求特性分析 | 第10-11页 |
1.2.2 公共自行车需求预测 | 第11页 |
1.2.3 公共自行车选址优化模型 | 第11-12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IC卡数据的城市公共自行车需求特性分析 | 第17-44页 |
2.1 IC卡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第17-19页 |
2.1.1 IC卡数据结构 | 第17-18页 |
2.1.2 IC卡数据预处理 | 第18-19页 |
2.2 城市公共自行车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2.3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用户需求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2.3.1 年龄分布 | 第20-21页 |
2.3.2 使用强度 | 第21页 |
2.3.3 骑行时长 | 第21-22页 |
2.3.4 通勤用户使用特征 | 第22-23页 |
2.4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需求特性分析 | 第23-27页 |
2.4.1 站点使用强度 | 第23页 |
2.4.2 站点相似性 | 第23-26页 |
2.4.3 站点周转率 | 第26-27页 |
2.5 城市公共自行车新增站点需求特性分析 | 第27-41页 |
2.5.1 高效片区公共自行车发展分析 | 第27-33页 |
2.5.2 新增站点影响分析 | 第33-41页 |
2.6 共享单车对公共自行车的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借还需求预测 | 第44-53页 |
3.1 基于土地利用形态和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迭代回归法需求预测 | 第44-49页 |
3.1.1 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45页 |
3.1.2 解释变量的确定 | 第45-46页 |
3.1.3 高效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确定 | 第46页 |
3.1.4 迭代回归预测模型 | 第46-49页 |
3.2 预测实例 | 第49-51页 |
3.2.1 数据样本分析 | 第49-50页 |
3.2.2 公共自行车需求预测算例 | 第50-51页 |
3.3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借车需求差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优化模型 | 第53-66页 |
4.1 常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 第53-55页 |
4.1.1 原则性规划法 | 第53页 |
4.1.2 点位分类规划 | 第53-54页 |
4.1.3 中值模型选址法 | 第54页 |
4.1.4 常规方法优缺点分析 | 第54-55页 |
4.2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研究 | 第55-58页 |
4.2.1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55页 |
4.2.2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58-59页 |
4.3.1 算法概述 | 第58-59页 |
4.3.2 求解步骤 | 第59页 |
4.4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优化实例分析—以南京市东南大学四牌楼周边为例 | 第59-65页 |
4.4.1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周边区域概况 | 第59-61页 |
4.4.2 东南大学四牌楼周边租赁点选址规划方案 | 第61-64页 |
4.4.3 东南大学四牌楼周边租赁点选址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 | 第66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66-6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