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设计与传统设计比较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问题 | 第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桥梁BIM技术基础理论 | 第19-28页 |
2.1 桥梁BIM模型深度 | 第19页 |
2.2 BIM平台及其相关软件 | 第19-22页 |
2.2.1 BIM平台 | 第19-21页 |
2.2.2 BIM核心建模软件对比 | 第21-22页 |
2.3 可视化编程与二次开发 | 第22-23页 |
2.3.1 Dynamo与Grasshopper的相同点 | 第22页 |
2.3.2 Dynamo与Grasshopper的不同点 | 第22-23页 |
2.4 桥梁BIM平台选用 | 第23-24页 |
2.5 桥梁工程设计中BIM技术应用流程 | 第24-26页 |
2.6 设计优化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曲线结构BIM模型构建研究 | 第28-47页 |
3.1 Dynamo可视化编程概述 | 第28页 |
3.2 Dynamo可视化编程研究 | 第28-35页 |
3.2.1 Dynamo可视化编程与常规编程 | 第28-30页 |
3.2.2 Dynamo可视化编程中的基本要素 | 第30-32页 |
3.2.3 Dynamo中的几何图元 | 第32-33页 |
3.2.4 List列表的数据处理 | 第33-35页 |
3.3 桥梁建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四种运算方法 | 第35-38页 |
3.4 代码块及Design Script | 第38-40页 |
3.5 空间曲线拱桥的Revit、Dynamo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0-46页 |
3.5.1 直线变截面桥梁Revit概念模型建立 | 第40-43页 |
3.5.2 空间曲线拱桥Dynamo概念模型构建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漫江大桥BIM模型概念设计 | 第47-58页 |
4.1 工程背景与技术标准 | 第47页 |
4.1.1 工程背景 | 第47页 |
4.1.2 设计标准 | 第47页 |
4.2 上部结构模型构建 | 第47-55页 |
4.2.1 主桥箱梁模型构建 | 第47-55页 |
4.2.2 引桥T梁模型构建 | 第55页 |
4.3 桥梁下部结构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4.4 附属设施模型构建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漫江大桥BIM模型深化设计 | 第58-74页 |
5.1 方案设计阶段BIM模型深化设计 | 第58-61页 |
5.1.1 桥梁周边三维地形 | 第58-60页 |
5.1.2 模型整合 | 第60页 |
5.1.3 方案渲染效果 | 第60-61页 |
5.2 初步设计阶段BIM模型深化设计 | 第61-64页 |
5.2.1 桥梁模型精确定位 | 第61-62页 |
5.2.2 钢筋结构模型深化设计 | 第62-64页 |
5.3 施工图设计阶段BIM模型深化设计 | 第64-73页 |
5.3.1 基于桥梁LOD300模型的碰撞检查 | 第64-68页 |
5.3.2 基于桥梁LOD300模型的漫游检查 | 第68-70页 |
5.3.3 基于桥梁LOD300模型的工程量统计 | 第70-72页 |
5.3.4 基于桥梁LOD300模型的施工进度模拟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桥梁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74-89页 |
6.1 BIM软件与结构计算软件数据交互现状 | 第74-76页 |
6.2 计算荷载 | 第76-77页 |
6.2.1 永久荷载 | 第76页 |
6.2.2 可变荷载 | 第76-77页 |
6.3 荷载组合及计算控制要求 | 第77页 |
6.4 上部结构计算 | 第77-82页 |
6.4.1 结构静力计算模型 | 第77-78页 |
6.4.2 主梁静力计算 | 第78-82页 |
6.5 主梁正常使用阶段抗裂验算 | 第82-87页 |
6.6 结构刚度验算 | 第87-88页 |
6.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主梁强度验算 | 第88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