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际陆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际陆港形成及演化机理研究 | 第13页 |
1.2.3 国际陆港选址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国际陆港与海港互动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 小结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国际陆港概述 | 第18-26页 |
2.1 国际陆港定义 | 第18-20页 |
2.2 国际陆港分类 | 第20-21页 |
2.3 国际陆港功能 | 第21-22页 |
2.4 国际陆港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2.4.1 国内国际陆港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2.4.2 国外国际陆港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国际陆港演化机理研究 | 第26-36页 |
3.1 国际陆港生态系统 | 第26页 |
3.2 国际陆港自组织演化条件 | 第26-27页 |
3.3 国际陆港演化环境分析 | 第27-29页 |
3.3.1 外部环境 | 第27-29页 |
3.3.2 内部环境 | 第29页 |
3.4 国际陆港自组织演化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29-35页 |
3.4.1 国际陆港自组织演化模型 | 第29-31页 |
3.4.2 国际陆港自组织演化模型仿真分析 | 第31-35页 |
3.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国际陆港与海港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36-58页 |
4.1 演化博弈论 | 第36页 |
4.2 国际陆港与海港演化博弈过程分析 | 第36-38页 |
4.3 国际陆港与海港演化博弈条件分析 | 第38-40页 |
4.3.1 服务质量 | 第39页 |
4.3.2 物流成本 | 第39-40页 |
4.3.3 利益分配 | 第40页 |
4.4 国际陆港与海港的演化博弈模型 | 第40-55页 |
4.4.1 模型假设 | 第40-41页 |
4.4.2 国际陆港与海港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4.4.3 模型求解 | 第42-43页 |
4.4.4 博弈模型分析 | 第43-47页 |
4.4.5 参数分析 | 第47-53页 |
4.4.6 实证研究 | 第53-54页 |
4.4.7 国际陆港与海港演化博弈发展建议 | 第54-55页 |
4.5 小结 | 第55-58页 |
第五章 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研究 | 第58-80页 |
5.1 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分析 | 第58-61页 |
5.1.1 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关系分析 | 第58-59页 |
5.1.2 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机制分析 | 第59-60页 |
5.1.3 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过程分析 | 第60-61页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61-65页 |
5.2.1 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61页 |
5.2.2 投影寻踪模型 | 第61-63页 |
5.2.3 基于信息熵的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评价模型 | 第63页 |
5.2.4 实证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第63-65页 |
5.3 国际陆港与国内港口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 第65-71页 |
5.3.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65-67页 |
5.3.2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67-68页 |
5.3.3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数据分析 | 第68-69页 |
5.3.4 国际陆港与海港有序度分析 | 第69-71页 |
5.4 国际陆港与国外海港协同发展研究 | 第71-76页 |
5.4.1 评价指标体系 | 第71-72页 |
5.4.2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72-73页 |
5.4.3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5.4.4 国际陆港与国外海港有序度分析 | 第74-76页 |
5.5 促进国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的建议 | 第76-77页 |
5.6 小结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A | 第88-90页 |
附录B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