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与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概述第14-26页
    第一节 文本细读理论溯源第14-16页
        一、文本细读及文本细读教学的概念第14-15页
        二、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理论第15页
        三、我国的文本细读相关观点第15-16页
    第二节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第16-26页
        一、还原分析第16-20页
        二、比较分析第20-24页
        三、错位分析第24-26页
第二章 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现状概述第26-34页
    第一节 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现状第26-32页
        一、应试套路,急功近利第26-28页
        二、过度解读,舍本逐末第28-29页
        三、思维僵化,不够科学第29-30页
        四、依赖教参,缺乏探究第30-32页
    第二节 引入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实施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第32-34页
        一、文本:发展文本细读理论第32页
        二、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第32-33页
        三、学生: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第33-34页
第三章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第34-57页
    第一节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小说教学的启示第34-38页
        一、细读小说“自然环境”:艺术感觉的还原第34-35页
        二、细读小说“人物”:情感逻辑的还原与审美价值的还原...第35-36页
        三、细读小说“情节”:错位分析第36-38页
    第二节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散文教学的启示第38-46页
        一、古代散文教学第38-42页
        二、现当代散文教学第42-46页
    第三节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诗歌教学的启示第46-51页
        一、还原意象,揭露情感第46-47页
        二、比较细读,品味意境第47-50页
        三、还原情感逻辑,入情理境第50-51页
    第四节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戏剧教学的启示第51-54页
        一、细读戏剧矛盾,进行错位分析第51-52页
        二、细读戏剧语言,进行艺术感觉的还原分析第52-54页
    第五节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第54-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心雕龙》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辛亥革命》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