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1-14页 |
1.1.1 壮族与壮语概况 | 第12页 |
1.1.2 壮语语言分区 | 第12-14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5 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6 语料来源及发音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广西武宣县概况及武宣壮语的词汇类集 | 第25-62页 |
2.1 武宣县概况及其语言概况 | 第25-28页 |
2.1.1 武宣县地理人口情况 | 第25页 |
2.1.2 武宣县的历史沿革 | 第25-26页 |
2.1.3 武宣县的语言 | 第26页 |
2.1.4 古杭村概况 | 第26-28页 |
2.2 武宣壮语的词汇类集 | 第28-62页 |
2.2.1 词汇类集 | 第28-30页 |
2.2.2 核心词 | 第30-39页 |
2.2.3 壮语亲属称谓词 | 第39-42页 |
2.2.4 武宣壮语动物名词 | 第42-48页 |
2.2.5 壮语植物名词 | 第48-55页 |
2.2.6 动植物器官组织名词 | 第55-62页 |
第三章 广西武宣壮语亲属称谓词的义素分析 | 第62-87页 |
3.1 亲属称谓词的义素分析 | 第62-65页 |
3.1.1 壮语亲属词的特点 | 第62-65页 |
3.2 武宣壮语亲属词的义素分析 | 第65-79页 |
3.3 语义特征 | 第79-81页 |
3.4 构词方式 | 第81-84页 |
3.5 文化色彩 | 第84-85页 |
3.6 变化趋势 | 第85-87页 |
第四章 广西武宣壮语动物名词的义素分析 | 第87-111页 |
4.1 动物名词的义素分析 | 第87-91页 |
4.1.1 语义特征 | 第87-89页 |
4.1.2 具体分析 | 第89-91页 |
4.2 义位分析 | 第91-92页 |
4.3 语义特点 | 第92-94页 |
4.3.1 部分单称动物名词具有表类功能 | 第92页 |
4.3.2 “pya~1(鱼)”类动物名词部分是汉借词 | 第92-93页 |
4.3.3 “wa:i~2牛”在动物名词中分类细致 | 第93-94页 |
4.4 语义构成 | 第94-96页 |
4.4.1 动物名词结构分析 | 第94-95页 |
4.4.2 集合名词与个体名词 | 第95-96页 |
4.5 上下位关系 | 第96-101页 |
4.5.1 上下位义关系 | 第96-97页 |
4.5.2 具体举例 | 第97-101页 |
4.6 构词方式 | 第101-106页 |
4.6.1 单纯词 | 第101-103页 |
4.6.2 合成词 | 第103-104页 |
4.6.3 附加式动物词汇 | 第104-106页 |
4.7 命名研究 | 第106-108页 |
4.7.1 叫声 | 第106-107页 |
4.7.2 形象 | 第107页 |
4.7.3 颜色 | 第107-108页 |
4.8 由“动物语素+内在属性、所处环境”等语素构成 | 第108-110页 |
4.8.1 内在属性 | 第108-109页 |
4.8.2 所处环境 | 第109-110页 |
4.9 壮语动物词汇所反映的文化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广西武宣壮语植物名词的义素分析 | 第111-130页 |
5.1 植物名词的义素分析 | 第111-114页 |
5.2 义素分析 | 第114-115页 |
5.3 语义构成 | 第115-120页 |
5.4 命名研究 | 第120-122页 |
5.4.1 植物语素+颜色 | 第120-121页 |
5.4.2 植物语素+形状 | 第121页 |
5.4.3 植物语素+味道 | 第121-122页 |
5.5 植物名词的上下位关系 | 第122-125页 |
5.5.1 上下位义关系 | 第122-123页 |
5.5.2 具体举例 | 第123-125页 |
5.6 由“植物语素+表示性质、收获时节、生长地、质地”语素构成 | 第125-127页 |
5.6.1 植物语素+性质 | 第125页 |
5.6.2 植物语素+收获时节 | 第125-126页 |
5.6.3 植物语素+生长地 | 第126-127页 |
5.7 语义特点 | 第127-128页 |
5.8 部分植物类名词为汉语借词 | 第128-13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5页 |
附录一 广西武宣壮语的语音系统 | 第135-228页 |
1.1 武宣壮语声母系统及其说明 | 第135-138页 |
1.2. 武宣壮语韵母系统及其说明 | 第138-143页 |
1.3 武宣壮语声调系统及其说明 | 第143-144页 |
1.4 武宣壮语同音字表 | 第144-228页 |
附录二 广西武宣壮语词汇表 | 第228-278页 |
致谢 | 第278-2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