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教师对中班幼儿哭泣行为的回应策略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一、绪论第12-24页
    (一) 研究缘起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2. 实践意义第13页
    (三)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 关于哭泣的相关研究第13-16页
        2. 关于教师回应相关研究第16-20页
        3.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第20-21页
    (四) 核心概念第21-24页
        1. 幼儿哭泣第21页
        2. 教师回应第21-22页
        3. 教师回应策略第22-24页
二、研究设计第24-29页
    (一)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4页
        1. 研究目标第24页
        2. 研究内容第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9页
        1. 文献法第24-25页
        2. 自然观察法第25-26页
        3. 访谈法第26-29页
三、研究结果分析第29-62页
    (一) 幼儿哭泣行为研究第29-41页
        1. 幼儿的哭泣原因第29-37页
        2. 幼儿哭泣的表现第37-38页
        3. 幼儿哭泣的场景第38-41页
    (二) 教师回应中班幼儿哭泣行为策略研究第41-52页
        1. 教师回应策略的类型第42-48页
        2. 教师回应的态度第48-50页
        3. 教师回应的肢体动作第50-51页
        4. 教师回应的效果第51-52页
    (三) 教师回应策略的评析第52-54页
        1.回应类型单一,以习惯化的回应策略为主要方式第52-53页
        2. 教师自身情绪控制能力低,较少会对回应策略进行反思评价第53页
        3. 回应时肢体动作出现频率低,回应结果并不乐观第53-54页
        4. 教师回应以恢复秩序为主要目的,没有以提升幼儿能力作为关注点第54页
    (四) 教师回应策略的影响因素第54-62页
        1. 教师回应策略影响因素的初次编码第54-57页
        2. 教师回应策略影响因素的聚焦编码第57-58页
        3. 教师回应策略影响因素的轴心编码第58-59页
        4. 结果分析第59-62页
四、研究建议与反思第62-65页
    (一) 对幼儿教师回应策略的建议第62-64页
        1. 正确认识幼儿哭泣价值,倡导幼儿情绪合理表达第62页
        2.重视教师的肢体言语,多种策略综合运用回应幼儿第62-63页
        3.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情绪控制能力第63页
        4. 提倡家园共育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第63-64页
    (二) 研究反思第64-65页
        1.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4页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 1:幼儿哭泣行为观察表第70-71页
附录 2:教师回应中班幼儿哭泣观察表第71-72页
附录 3:访谈提纲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体体育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教师不确定性忍受度与其对幼儿冒险行为态度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