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能力立意下提高高中物理测试卷命制质量的理性思考 | 第16-22页 |
2.1 教育评价概述 | 第16-17页 |
2.2 有关试卷命制的理论探讨 | 第17页 |
2.2.1 试卷和试卷命制 | 第17页 |
2.2.2 试卷命制的测量学基础 | 第17页 |
2.2.3 影响试卷命制质量的因素 | 第17页 |
2.3 高中物理学习评价中凸显能力考查的理性分析 | 第17-22页 |
2.3.1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概述 | 第17-19页 |
2.3.2 高中物理测试卷彰显能力考查的理性分析 | 第19-22页 |
第3章 体现能力考查的高考物理江苏卷与高中物理测试卷的比较研究 | 第22-38页 |
3.1 高中物理测试卷中体现能力考查的典型物理试题分析 | 第22-30页 |
3.1.1 理解能力类试题 | 第23页 |
3.1.2 推理能力类试题 | 第23-26页 |
3.1.3 分析综合能力类试题 | 第26-27页 |
3.1.4 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类试题 | 第27-29页 |
3.1.5 实验能力类试题 | 第29-30页 |
3.2 2008—2014高考物理江苏卷的能力结构研究 | 第30-33页 |
3.2.1 2008—2014高考物理江苏卷的能力结构分布 | 第30-32页 |
3.2.2 2008—2014高考物理江苏卷能力结构的比较与启示 | 第32-33页 |
3.3 高一物理“一课一练”测试卷的能力结构研究 | 第33-35页 |
3.3.1 高一物理“一课一练”测试卷的能力结构分布 | 第34页 |
3.3.2 高一物理“一课一练”测试卷能力结构比较与启示 | 第34-35页 |
3.4 高考物理江苏卷与“一课一练”测试卷能力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第4章 提高高中物理试卷命制质量的初步实践 | 第38-63页 |
4.1 高中物理测试卷命制凸显能力立意的原则 | 第38-39页 |
4.1.1 程序性原则 | 第38页 |
4.1.2 导向性原则 | 第38-39页 |
4.1.3 适切性原则 | 第39页 |
4.1.4 科学性原则 | 第39页 |
4.1.5 整体性原则 | 第39页 |
4.2 高中物理测试卷命制凸显能力立意的方法 | 第39-48页 |
4.2.1 优化双向细目表时,注意基础与能力并重 | 第40-42页 |
4.2.2 试题选编创作时,符合优秀试题特征 | 第42-48页 |
4.2.3 试题组卷修改时,不犯技术性科学性错误 | 第48页 |
4.3 能力立意下提高高中测试卷试卷命制质量的实践 | 第48-63页 |
4.3.1 《自由落体运动》自编测试卷的命制 | 第48-54页 |
4.3.2 《曲线运动》自编测试卷的命制 | 第54-63页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3-65页 |
5.1 总结 | 第63页 |
5.2 反思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