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近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价值嬗变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2 相关概念解释第12-14页
        1.2.1 关于价值的言说第12-13页
        1.2.2 音乐教育价值第13-14页
    1.3 研究综述第14-2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研究方案第20-23页
        1.4.1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0-23页
第2章 多种音乐教育价值并存的活跃多变阶段第23-31页
    2.1 中西碰撞中价值哲学走向的内在理路分析第24-26页
        2.1.1 以道德为目的的中国传统认识论与以把握实质规律为归宿的西方传统认识论第24-25页
        2.1.2 以人为本位的中国传统价值追求与主体地位不断游移的西方价值哲学第25-26页
    2.2 际遇中的音乐教育价值选择第26-31页
        2.2.1 传统/礼乐音乐教育价值的持续第26-27页
        2.2.2 启民、美育音乐教育价值的产生及其价值论解释第27-31页
第3章 以主体性思维主导的音乐教育价值建构阶段第31-39页
    3.1 主客关系型价值建构中的音乐教育价值生成第32-36页
        3.1.1 一种动态的价值描述第32-33页
        3.1.2 审美音乐教育价值的主导与关系型音乐教育价值的逐步渗透第33-36页
    3.2 音乐教育价值转向的前奏第36-39页
        3.2.1 音乐教育价值的选择与个人作为主体“缺位”的矛盾第36-37页
        3.2.2 后现代思维初见端倪第37-39页
第4章 文化理解交往意义中的音乐教育价值生成阶段第39-51页
    4.1 音乐教育价值逻辑起点的变化第40-44页
        4.1.1 音乐教育价值动态反馈生成圈的理论探索第40-43页
        4.1.2 音乐教育价值动态生成的实际优秀案例分析及启示第43-44页
    4.2 当代我国音乐教育价值的转向第44-51页
        4.2.1 音乐教育价值的文化转向第45-47页
        4.2.2 作品中心转向对人的音乐性的追问第47-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帅《三首前奏曲》的节奏特点与演奏诠释
下一篇: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