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2.1 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2 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1-23页 |
2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概述 | 第23-30页 |
2.1 轻资产运营模式 | 第23-24页 |
2.1.1 轻资产运营模式含义 | 第23页 |
2.1.2 轻资产运营模式特点 | 第23-24页 |
2.2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表现 | 第24-26页 |
2.2.1 财务表现 | 第24-26页 |
2.2.2 非财务表现 | 第26页 |
2.3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3.1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 第26-27页 |
2.3.2 企业内部能力因素 | 第27页 |
2.4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4.1 分工理论 | 第27-28页 |
2.4.2 价值链理论 | 第28页 |
2.4.3 微笑曲线理论 | 第28-29页 |
2.4.4 长板理论 | 第29-30页 |
3 彩生活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案例介绍 | 第30-42页 |
3.1 彩生活公司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3.1.1 彩生活公司介绍 | 第30页 |
3.1.2 彩生活轻资产结构特征 | 第30-32页 |
3.2 彩生活服务集团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实施环境 | 第32-33页 |
3.2.1 宏观环境 | 第32页 |
3.2.2 行业环境 | 第32页 |
3.2.3 企业环境 | 第32-33页 |
3.3 彩生活轻资产运营模式动因分析 | 第33-34页 |
3.3.1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第33页 |
3.3.2 同行业竞争激烈 | 第33-34页 |
3.3.3 传统物业管理模式向社区服务模式的升级发展 | 第34页 |
3.3.4 互联网+思维对物业转型的推动 | 第34页 |
3.4 轻资产模式下彩生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措施 | 第34-42页 |
3.4.1 坚持并购与内部增长相结合,加速市场扩张 | 第35-36页 |
3.4.2 推出彩之云APP平台,联合构建社区生态圈 | 第36-37页 |
3.4.3 “彩富人生”促进社区金融服务 | 第37-39页 |
3.4.4 创立彩生活住宅模式 | 第39页 |
3.4.5 加大品牌输出,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 第39-40页 |
3.4.6 运用高新技术重构成本结构、降低运营成本 | 第40-42页 |
4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彩生活企业价值最大化效果分析 | 第42-55页 |
4.1 股东权益持续增加 | 第42-45页 |
4.1.1 股价较高 | 第42-43页 |
4.1.2 每股净资产持续增长 | 第43页 |
4.1.3 净资产收益率高于行业水平 | 第43-45页 |
4.2 财务绩效不断优化 | 第45-53页 |
4.2.1 更具持续盈利能力 | 第45-47页 |
4.2.2 偿债能力增强 | 第47-49页 |
4.2.3 营运能力不断提升 | 第49-51页 |
4.2.4 成长速度较快 | 第51-52页 |
4.2.5 自由现金流充足 | 第52-53页 |
4.3 社会价值逐步显现 | 第53-55页 |
4.3.1 保证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 第53-54页 |
4.3.2 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 第54页 |
4.3.3 品牌影响力扩大 | 第54-55页 |
5 结论和启示 | 第55-5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1.1 轻资产运营模式促进物业管理转型,实现物业管理价值点再造 | 第55页 |
5.1.2 轻资产运营模式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 第55页 |
5.1.3 轻资产盈利模式优化了公司自由现金流提升了公司价值 | 第55-56页 |
5.1.4 轻资产运营模式有利于彩生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 第56页 |
5.2 案例启示 | 第56-58页 |
5.2.1 物业管理企业应进行业务模式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 | 第56-57页 |
5.2.2 物业管理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企业成本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