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自卑心理的社会工作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3 简单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1.4.2 个案研究法 | 第16页 |
1.4.3 无结构访谈法 | 第16页 |
1.5 研究依据 | 第16-18页 |
1.5.1 现实依据 | 第16页 |
1.5.2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自卑心理现状 | 第19-22页 |
2.1 M社区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调查概述 | 第19-20页 |
2.2 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 未成年子女心理自卑的现状 | 第21-22页 |
2.3.1 精神上自我否定 | 第21页 |
2.3.2 心理承受力低 | 第21页 |
2.3.3 社交障碍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 第22-26页 |
3.1 缺乏安全感 | 第22-23页 |
3.1.1 家庭成员变化导致环境安全感缺乏 | 第22页 |
3.1.2 经济支持的变化导致人身安全感缺乏 | 第22-23页 |
3.2 缺乏归属与爱的需要 | 第23-24页 |
3.2.1 亲子冲突导致缺乏家庭归属感 | 第23-24页 |
3.2.2 家庭环境破裂降低社会归属感 | 第24页 |
3.3 人际交往过敏 | 第24-26页 |
3.3.1 家庭变动降低人际交往安全感 | 第24-25页 |
3.3.2 偏差观念导致人际归属感低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自卑心理的个案工作过程 | 第26-40页 |
4.1 案主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4.2 需求评估与问题预估 | 第27-28页 |
4.2.1 需求评估 | 第27页 |
4.2.2 问题预估 | 第27-28页 |
4.3 个案服务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4.3.1 个案服务目标 | 第28页 |
4.3.2 个案工作计划 | 第28-29页 |
4.4 服务计划的实施 | 第29-38页 |
4.4.1 第一次个案访谈 | 第29-30页 |
4.4.2 第二次个案访谈 | 第30-31页 |
4.4.3 第三次个案访谈 | 第31-33页 |
4.4.4 第四次个案访谈 | 第33-35页 |
4.4.5 第五次个案访谈 | 第35-36页 |
4.4.6 第六次个案访谈 | 第36-38页 |
4.5 评估 | 第38-39页 |
4.5.1 量表评估 | 第38页 |
4.5.2 第三方评估 | 第38-39页 |
4.6 跟进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过程 | 第40-52页 |
5.1 服务对象的招募 | 第40页 |
5.2 小组成员的问题评估 | 第40页 |
5.3 小组服务方案设计 | 第40-42页 |
5.3.1 小组设置 | 第40-41页 |
5.3.2 小组目标 | 第41页 |
5.3.3 小组活动计划 | 第41-42页 |
5.4 小组工作的介入过程 | 第42-50页 |
5.4.1 第一次小组活动 | 第42-43页 |
5.4.2 第二次小组活动 | 第43-44页 |
5.4.3 第三次小组活动 | 第44-46页 |
5.4.4 第四次小组活动 | 第46-48页 |
5.4.5 第五次小组活动 | 第48-50页 |
5.5 评估 | 第50-52页 |
5.5.1 第三方评估 | 第50页 |
5.5.2 过程评估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启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