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患者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依据 | 第11-13页 |
1.3.1 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1.3.2 现实依据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4.3 研究述评 | 第16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精神分裂患者的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 | 第19-24页 |
2.1 机构背景简介 | 第19页 |
2.2 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现状 | 第19-20页 |
2.2.1 患病与服用药物情况 | 第19页 |
2.2.2 居住与参加娱乐情况 | 第19-20页 |
2.2.3 治疗与康复情况 | 第20页 |
2.3 精神分裂患者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20-21页 |
2.3.1 自信心严重不足 | 第20-21页 |
2.3.2 缺乏与他人交往能力 | 第21页 |
2.3.3 丧失社会支持网络 | 第21页 |
2.4 精神分裂患者的需求评估 | 第21-24页 |
2.4.1 提高自信心的需求 | 第22页 |
2.4.2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需求 | 第22-23页 |
2.4.3 构建支持网络的需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精神分裂患者的服务过程 | 第24-48页 |
3.1 小组工作的介入目标 | 第24页 |
3.2 小组工作的介入计划 | 第24-32页 |
3.2.1 小组理念 | 第24-25页 |
3.2.2 小组名称、目的和目标 | 第25页 |
3.2.3 小组介入的理论基础 | 第25页 |
3.2.4 小组的特征(性质、规模、时间等) | 第25-26页 |
3.2.5 招募及宣传方法 | 第26页 |
3.2.6 评估方法 | 第26页 |
3.2.7 小组具体活动安排 | 第26-32页 |
3.3 小组工作的具体服务过程 | 第32-38页 |
3.3.1 小组组员的招募及基本情况简介 | 第32-33页 |
3.3.2 小组工作具体服务过程 | 第33-38页 |
3.4 小组介入的效果评估 | 第38-48页 |
3.4.1 每次小组活动完成的效果评估 | 第38-44页 |
3.4.2 后期观察与访谈 | 第44-46页 |
3.4.3 人际关系综合量表评估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8-55页 |
4.1 总结 | 第48-50页 |
4.1.1 对荣军精神分裂患者的帮助 | 第48-49页 |
4.1.2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 第49-50页 |
4.2 讨论 | 第50-55页 |
4.2.1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 第50-51页 |
4.2.2 小组工作介入精神分裂患者的启示 | 第51-52页 |
4.2.3 社会工作者介入精神分裂领域的启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6页 |
附录1:小组工作计划书 | 第57-59页 |
附录2:小组活动总结报告 | 第59-63页 |
附录3:小组成效评估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4: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