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中职“学困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个案工作研究--以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的依据第13-14页
        1.2.1 理论依据第13页
        1.2.2 现实依据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外理论研究概述第14-15页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7页
        1.4.3 访谈法第17-18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困生”的学习现状第19-25页
    2.1 学习能力的概念第19页
    2.2 中职学校“学困生”现状调查结果第19-23页
        2.2.1 中职“学困生”所占比例大第20页
        2.2.2 学生厌学情情绪严重第20-22页
        2.2.3 学习意志弱第22页
        2.2.4 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第22-23页
        2.2.5 面对学习自卑心理严重第23页
    2.3 中职学校“学困生”学习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形式第23-25页
        2.3.1 理论理解和表达能力差第23页
        2.3.2 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第23页
        2.3.3 无法约束自己学习行为第23-24页
        2.3.4 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24页
        2.3.5 针对学习心理承受能力差第24-25页
第三章 中职“学困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个案工作研究第25-41页
    3.1 介入前案主的表现第25-26页
        3.1.1 案主基本资料第25页
        3.1.2 案主在家庭中的表现第25页
        3.1.3 案主在学校中的表现第25-26页
        3.1.4 社工对案主“学困”问题的判断第26页
    3.2 接案第26-28页
    3.3 预估第28-29页
        3.3.1 案主自评与他评第28页
        3.3.2 案主的问题诊断第28-29页
        3.3.3 案主的需求评估第29页
    3.4 制定介入目标与实施提高案主学习能力的计划第29-31页
        3.4.1 计划目标第29页
        3.4.2 服务模式第29-30页
        3.4.3 服务计划第30-31页
    3.5 实施服务干预过程第31-37页
        3.5.1 建立专业关系第31-32页
        3.5.2 初次正式面谈第32-33页
        3.5.3 第二次面谈辅导第33-35页
        3.5.4 第三次面谈辅导第35-36页
        3.5.5 第四次面谈辅导第36-37页
    3.6 评估第37-38页
        3.6.1 介入过程评估第37-38页
        3.6.2 介入效果评估第38页
    3.7 结案第38-41页
        3.7.1 结案缘由第38-39页
        3.7.2 结案处理方法第39-40页
        3.7.3 结案评估第40-41页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第41-43页
    4.1 总结第41页
    4.2 反思第41-43页
        4.2.1 社会工作者方面第41-42页
        4.2.2 时间和地点安排方面第42页
        4.2.3 研究成果周延性问题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51页
    附录1 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调查问卷第45-46页
    附录2 学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第46-47页
    附录3 学生学习环境调查问卷第47-49页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第49-50页
    附录5 中山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个案工作评估表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自卑心理的社会工作研究
下一篇:腐文化的流行及其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