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基督教史论文

武汉基督教控诉运动研究(1951-1955)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2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9页
        (一)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6页
        (二) 海外研究状况第16-19页
    三、研究的问题第19页
    四、研究方法及史料第19-20页
        (一)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二) 拟采用的文献第20页
    五、相关界定第20-22页
        (一) 时间的界定第20-21页
        (二) 概念的界定第21-22页
第一章 建国前后的武汉基督教第22-31页
    一、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武汉的传播第22-23页
    二、武汉教会的传教事工第23-28页
        (一) 教会学校第23-27页
        (二) 教会医疗事业第27-28页
        (三) 教会慈幼事业第28页
    三、建国初期武汉两教概况第28-31页
第二章 控诉运动的发起及在武汉的动员第31-44页
    一、控诉运动发起的背景第31-37页
        (一) 建国初期中共的基督教政策第31-33页
        (二) 中国两教三自革新运动的开展第33-36页
        (三) 抗美援朝的推动第36-37页
    二、控诉运动的发起第37-42页
        (一) 控诉在基督教界的初步运用第37-39页
        (二) 基督教界控诉运动的正式发起第39-42页
    三、武汉两教控诉运动的动员第42-44页
第三章 武汉天主教界控诉运动的发动第44-55页
    一、花园山育婴堂事件的揭发第44-45页
    二、政府对武汉天主教领袖的发动第45-48页
    三、八万人的控诉大会第48-51页
        (一) 控诉大会的召开第48-49页
        (二) 政府对花园山事件的进一步部署第49-50页
        (三) 政府对花园山育婴堂的接管第50-51页
    四、继续疏导天主教徒的思想第51-54页
        (一) 组织天主教徒座谈会第51-52页
        (二) 挖掘育婴堂新的罪证第52-53页
        (三) 接管硚口孤儿院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武汉基督教界控诉运动的开展第55-62页
    一、信义会中控诉运动的率先开展第55-57页
    二、中国基督教循道会全国会议上的控诉第57-58页
    三、湖北省暨武汉市基督教团体联合学习会中的控诉第58-59页
    四、安息日会华中联合会的控诉大会第59-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武汉天主教界控诉运动的深化第62-70页
    一、控诉后武汉两教三自革新进展的反差第62-64页
        (一) 武汉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较大进展第62-63页
        (二) 武汉天主教三自革新运动的迟滞第63-64页
    二、控诉运动在武汉天主教界的进一步开展第64-69页
        (一) 政府与反革新力量的反复较量(1952—1953)第64-66页
        (二) 政府对反革新力量的进一步斗争(1954年)第66-67页
        (三) 政府对刘和德“反革命集团”的摧毁(1955年)第67-69页
    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4页
    一、武汉基督教控诉运动的特点第70-71页
    二、从政府角度看武汉两教的控诉运动第71-72页
    三、从教会角度看武汉两教的控诉运动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当阳关公信仰的功能变迁
下一篇:自己和他人的程序公平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他人取向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