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轮轨关系论文

基于显式有限元法的高速车轮多边形动态响应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车轮非圆化磨耗第13-18页
        1.2.1 成因及发展规律分析第13-15页
        1.2.2 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第15-16页
        1.2.3 检测与维护措施第16-18页
    1.3 轮轨材料应变率第18-19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2页
第2章 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第22-32页
    2.1 三维瞬态有限元模型第22-27页
        2.1.1 模型概述第22-23页
        2.1.2 数值模拟过程的实现第23-25页
        2.1.3 模型参数的定义与施加第25-27页
    2.2 高速轮轨瞬态接触现象分析第27-31页
        2.2.1 轮轨接触力第27页
        2.2.2 接触斑内应力及粘滑分布第27-29页
        2.2.3 微滑及摩擦功分布第29-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车轮多边形处的瞬态滚动接触分析第32-54页
    3.1 车轮多边形现场调查测试第32-36页
        3.1.1 测试分析方法第32-33页
        3.1.2 测试结果第33-36页
    3.2 车轮多边形处的瞬态接触分析第36-41页
        3.2.1 多边形几何模拟第36-38页
        3.2.2 轮轨接触力第38-39页
        3.2.3 接触斑内应力及粘滑分布第39-41页
    3.3 多边形几何的影响第41-45页
    3.4 不同牵引系数下的瞬态接触分析第45-47页
    3.5 不同摩擦系数下的瞬态接触分析第47-50页
    3.6 不同运行速度下的瞬态接触分析第50-52页
    3.7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车轮多边形处轮轨表层材料应变率水平估计第54-71页
    4.1 平顺轮轨的应变率第54-62页
        4.1.1 应变率随时间的变化第54-56页
        4.1.2 网格尺寸及应变率计算步长的影响第56-58页
        4.1.3 应变率沿深度分布第58-59页
        4.1.4 运行速度的影响第59页
        4.1.5 牵引系数的影响第59-61页
        4.1.6 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1-62页
    4.2 车轮多边形处的应变率第62-69页
        4.2.1 多边形几何的影响第62-65页
        4.2.2 牵引系数的影响第65-66页
        4.2.3 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6-68页
        4.2.4 材料弹塑性的影响第68-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车轮多边形处的弹塑性分析第71-83页
    5.1 考虑应变率的材料本构关系第71-73页
    5.2 轮轨接触的应变率水平第73页
    5.3 光滑工况下的弹塑性解第73-77页
        5.3.1 V-M等效应力、应变分布第73-75页
        5.3.2 接触斑及粘滑分布第75页
        5.3.3 接触应力及摩擦功率第75-77页
    5.4 车轮多边形工况下的弹塑性解第77-82页
        5.4.1 动态力及接触斑第77-78页
        5.4.2 塑性变形及接触应力第78-80页
        5.4.3 V-M等效应力和应变第80-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与展望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踏面制动温升的地铁车轮表面裂纹扩展研究
下一篇:LZ50车轴钢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疲劳短裂纹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