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不合理用药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本文贡献 | 第14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2.1 欺诈检测方法研究 | 第16-17页 |
2.2 离群点检测研究 | 第17-18页 |
2.3 频繁模式挖掘研究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与流程分析 | 第21-27页 |
3.1 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第21-24页 |
3.2 流程分析 | 第24-27页 |
第4章 基于离群点的不合理用药检测 | 第27-42页 |
4.1 基线方法Ω_(netout)及其局限性 | 第27-29页 |
4.2 基于离群点的不合理用药检测 | 第29-35页 |
4.2.1 预备知识 | 第29-30页 |
4.2.2 异构信息网络的构建 | 第30-32页 |
4.2.3 患者用药相似度得分计算 | 第32-35页 |
4.2.4 阈值选择 | 第35页 |
4.3 实验评估 | 第35-41页 |
4.3.1 基于有标签数据的实验 | 第36-38页 |
4.3.2 基于无标签数据的实验 | 第38-39页 |
4.3.3 对比实验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的不合理用药检测 | 第42-51页 |
5.1 传统频繁模式挖掘方法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5.2 改进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 | 第43-47页 |
5.2.1 改进原理 | 第43页 |
5.2.2 信息图的构建 | 第43-44页 |
5.2.3 极大团挖掘 | 第44-45页 |
5.2.4 疾病治疗模式挖掘 | 第45-46页 |
5.2.5 基于治疗模式的异常检测 | 第46-47页 |
5.3 实验评估 | 第47-50页 |
5.3.1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47-50页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展望 | 第51-53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51-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60-61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