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 | 第10-11页 |
(二)证据推理教学方式的地位及特点 | 第11页 |
(三)目前学生对化学模型教学方式的认识现状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能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 第12页 |
(二)能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第12-13页 |
(三)能提升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评价 | 第13页 |
三、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一)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内涵与关系 | 第21-22页 |
二、新课程标准解读 | 第22-23页 |
(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 | 第22页 |
(二)关于化学核心素养部分的解读 | 第22-23页 |
三、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调查问卷分析 | 第26-39页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第26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6页 |
(二)调查使用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页 |
二、调查问卷编制 | 第26-27页 |
三、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7-39页 |
(一)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分析 | 第27-32页 |
(二)“证据推理”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32-35页 |
(三)“模型认知”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 | 第39-53页 |
一、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步骤 | 第39-40页 |
(一)学会收集各种实证并做出假设 | 第39页 |
(二)学会做出推理分析并进行验证 | 第39-40页 |
(三)学会建立化学模型并进行研究 | 第40页 |
二、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 第40-42页 |
(一)以实验探究为导向构建化学模型 | 第41页 |
(二)以便捷为导向建立理想模型 | 第41页 |
(三)以选择为导向建立最佳模型 | 第41-42页 |
三、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42-49页 |
(一)以人教版必修二“元素周期率”为例 | 第42-44页 |
(二)以人教版必修二“乙醇”为例 | 第44-47页 |
(三)以人教版必修一“气体摩尔体积”为例 | 第47-49页 |
四、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试题案例分析 | 第49-53页 |
(一)在化学计算题中建构模型认知 | 第49-51页 |
(二)在实验中建构模型认知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3-56页 |
一、结论 | 第53-54页 |
(一)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核心知识 | 第53页 |
(二)提高学生掌握化学核心能力 | 第53-54页 |
(三)促使学生养成化学核心态度 | 第54页 |
二、反思 | 第54-56页 |
(一)需要多种途径相结合 | 第54-55页 |
(二)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出充分的准备 | 第55页 |
(三)需要漫长的实践过程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