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潜在类别模型的停车换乘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出行方式选择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潜在类别模型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停车换乘系统概述 | 第18-22页 |
2.1 停车换乘系统定义 | 第18页 |
2.2 停车换乘系统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2.3 停车换乘优缺点 | 第19页 |
2.4 停车换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1页 |
2.4.1 停车换乘设施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4.2 停车换乘行为影响因素 | 第21页 |
2.4.3 交通政策因素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二项Logit模型的选择行为分析 | 第22-35页 |
3.1 二项Logit模型 | 第22-23页 |
3.2 基于二项Logit模型的选择行为分析 | 第23-27页 |
3.2.1 参数取值 | 第23-27页 |
3.2.2 基础情况 | 第27页 |
3.3 中心城区停车限制措施 | 第27-29页 |
3.4 停车换乘系统鼓励政策 | 第29-32页 |
3.5 出行偏好参数研究 | 第32-33页 |
3.6 纵向分析 | 第33-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出行意向调查与问卷设计 | 第35-45页 |
4.1 SP数据调查方法概述 | 第35-36页 |
4.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6-40页 |
4.2.1 影响因素及水平 | 第36-37页 |
4.2.2 出行者个人特性属性及水平 | 第37-38页 |
4.2.3 停车换乘行为情境属性及水平 | 第38-39页 |
4.2.4 问卷情境设计 | 第39-40页 |
4.2.5 方案表述设定 | 第40页 |
4.2.6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0页 |
4.2.7 调查实施方法 | 第40页 |
4.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40-43页 |
4.3.1 数据整理 | 第40-41页 |
4.3.2 出行者个人特性调查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4.3.3 停车换乘出行行为调查数据分析 | 第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停车换乘行为因素挖掘 | 第45-60页 |
5.1 模型来源及描述 | 第45-48页 |
5.1.1 概率参数化 | 第46-47页 |
5.1.2 模型估计 | 第47-48页 |
5.1.3 模型适配性 | 第48页 |
5.1.4 潜在分类 | 第48页 |
5.2 实例分析 | 第48-54页 |
5.2.1 数据准备 | 第48-50页 |
5.2.2 模型拟合结果 | 第50页 |
5.2.3 参数估计结果 | 第50-51页 |
5.2.4 分类结果准确率验证 | 第51-54页 |
5.3 影响因素分析和优化政策 | 第54-59页 |
5.3.1 影响因素细分比较 | 第54-57页 |
5.3.2 策略建议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中文版 | 第68-69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英文版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