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学案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 “学案导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1-14页
    二、 本论文研究问题与研究视角第14-16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6-17页
第一章 “学案导学”概说第17-27页
    第一节 “学案导学”概念及主要特征第18-22页
        一、 “学案导学”的概念第18-19页
        二、 “学案导学”的主要特征第19-21页
        三、 “学案导学”带来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第21-22页
    第二节 “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第22-27页
        一、 建构主义理论第22-23页
        二、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3-24页
        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4-27页
第二章 “学案导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功能第27-37页
    第一节 “学案导学”突显语文教育功能的人文性第27-34页
        一、 知识性与人文性的张力第27-29页
        二、 “学案导学”的人文学纬度第29-32页
        三、 “学案导学”的引导功能第32-34页
    第二节 “学案导学”与教案教学的差异第34-37页
        一、 重引导还是重灌输第34页
        二、 重情感还是重知识第34-35页
        三、 重思考还是重记忆第35-37页
第三章 “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第37-56页
    第一节 “学案导学”的内容和核心——互动式对话第37-43页
        一、 以课文文本为基础的互动式对话第37-38页
        二、 “学案导学”在实践中实现对话和引导的步骤第38-41页
        三、 “学案导学”应注意对话中问题的针对性第41-43页
    第二节 利用“学案导学”深化单元教学第43-52页
        一、 突显单元教学中的主题化特点第43-48页
        二、 注重单元教学中的专题化思路第48-51页
        三、 引导问题切入的延深性第51-52页
    第三节 利用“学案导学”法带动情境化教学第52-56页
        一、 情境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第52-53页
        二、 情境法运用需要有效情景第53-55页
        三、 “学案导学”对情境化教学的完善第55-56页
第四章 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反思第56-62页
    第一节 “学案导学”法运用的局限性第56-58页
        一、 受教育现状发展的局限第56页
        二、 受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限制第56-58页
    第二节 运用“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第58-62页
        一、 避免“学案导学”进入模式化、套路化第58-59页
        二、 避免“学案”内容习题化第59-60页
        三、 注意“学案导学”价值引导的取向性第60-62页
总论:“学案导学”的精髓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74页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第74-75页
后记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
下一篇:高三物理复习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