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成都高新区发展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3页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理论意义第9页
     ·现实意义第9页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第9-11页
     ·研究的思路第9-10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1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1-13页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经济园区理论第13-28页
   ·产业集群理论第13-23页
     ·产业集群的概念第13-14页
     ·产业集群的分类第14-16页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成长阶段与效应分析第16-19页
     ·产业集群的发展流派第19-21页
     ·我国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现状第21-23页
   ·经济园区理论第23-25页
     ·增长极理论第23-24页
     ·技术创新理论第24页
     ·新产业区理论第24-25页
   ·产业集群与经济园区的关系第25-28页
     ·集聚效应与经济园区的联系第25页
     ·产业集群对于经济园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第25-26页
     ·高新技术开发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第26-28页
第三章 成都高新区经济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第28-46页
   ·成都高新区发展概况第28-34页
     ·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第28-29页
     ·成都高新区的规模和构成第29-31页
     ·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现状第31-34页
   ·成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第34-37页
     ·电子信息产业第35-36页
     ·生物制药产业第36-37页
     ·精密机械产业第37页
   ·成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第37-41页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第37-39页
     ·已形成聚集的马太效应第39页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活跃第39-40页
     ·引进企业和本土企业相结合第40页
     ·集群间发展不均衡第40-41页
   ·成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因子分析第41-46页
     ·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第41页
     ·完善的技术创新环境第41-42页
     ·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第42-43页
     ·良好的投资环境第43-44页
     ·雄厚的产业基础第44页
     ·丰富的人力资源第44-46页
第四章 成都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定量分析第46-53页
   ·模型的选择第46-48页
     ·产业集群的主要测度方法第46页
     ·如何选择模型第46-47页
     ·模型的不足第47-48页
   ·成都高新区投入要素对集聚效应的影响第48-49页
   ·测度结果的诠释和启示第49-53页
     ·测度结果的诠释第49-50页
     ·政策启示第50-53页
第五章 提高成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建议第53-56页
   ·强化集群内专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联系第53页
   ·致力于集群发展的公共设施建设第53页
   ·确定产业发展重点,突出发展特色第53-54页
   ·建立集群内部协调机制,完善技术知识保护制度第54页
   ·促进中介组织发育,培育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第54页
   ·创建区域品牌,增强集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第54-55页
   ·将高新区的长远发展纳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创新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下一篇:“全民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成都为实地调研对象的创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