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基于创新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2页
   ·现阶段高新区发展的背景第8-9页
     ·我国高新区已经开始形成创新集群第8页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仍然存在着差距第8-9页
     ·培育创新集群是实现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要途径第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0页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采用的方法第10-12页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0-11页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创新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机制研究第12-23页
   ·相关文献综述的研究第12-17页
     ·产业集群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创新集群的文献综述第13-15页
     ·高新区竞争力的文献综述第15-17页
   ·创新集群的概念和特征第17-18页
     ·创新集群的概念第17页
     ·创新集群的基本特征第17-18页
   ·创新集群的类型第18-19页
     ·从发展动力来看,创新集群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创新集群和政府主导型创新集群第18页
     ·从内外部联系来看,创新集群可以划分为内生型创新集群、联合型创新集群第18页
     ·从产业类型来看,创新集群可以划分为传统创新集群、高新技术创新集群第18-19页
   ·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第19-20页
     ·集群创新的内在要求第19页
     ·知识经济的推动第19-20页
     ·政府的积极推动第20页
     ·社会分工的全球化和细致化第20页
   ·创新集群和高新区竞争力的关系第20-21页
   ·创新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机制研究第21-23页
     ·利用创新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第21页
     ·利用创新集群的网络创新机制,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第21-22页
     ·利用创新集群的集聚效应,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第22-23页
第三章 基于创新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模型的建立第23-33页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23-25页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3-24页
     ·“钻石模型”在评价高新区竞争力中的优势第24页
     ·“钻石模型”在评价高新区竞争力中的劣势第24-25页
   ·帕—吉GEM 模型第25-28页
     ·GEM 模型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GEM 模型在评价高新区竞争力中的优势第26-27页
     ·GEM 模型在评价高新区竞争力中的劣势第27-28页
   ·国内学者关于竞争力模型的观点第28-30页
     ·刘友金的“GEMN 模型”第28-29页
     ·李琳的“七因素模型”第29-30页
   ·在其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创新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模型第30-33页
第四章 成都高新区创新集群的实证研究第33-51页
   ·成都高新区概况第33-34页
     ·成都高新区成立的背景第33页
     ·成都高新区的布局第33页
     ·成都高新区发展情况第33-34页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第34-36页
     ·集成电路产业第34-35页
     ·软件产业第35页
     ·生物医药产业第35页
     ·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第35-36页
     ·通信产业第36页
     ·光电显示产业第36页
   ·成都高新区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创新集群的必要性第36-37页
   ·用创新集群模型的八大要素分析成都高新区集群发育程度第37-51页
     ·创新网络第37-38页
     ·知识溢出第38-40页
     ·社会资本第40-41页
     ·大学和科研机构第41-42页
     ·产业链及各种中介机构第42-44页
     ·要素条件第44-46页
     ·需求条件第46-48页
     ·政府第48-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硅谷和中关村创新集群的经验以及培育创新集群提升成都高新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第51-59页
   ·硅谷和中关村创新集群的成功经验第51-54页
     ·硅谷的高技术创新集群第51-52页
     ·北京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培育第52-53页
     ·美国硅谷和中关村创新集群的比较第53-54页
   ·培育创新集群,提升成都高新区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第54-59页
     ·加强官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以集群网络创新机制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第54-55页
     ·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以集聚经济效应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第55-56页
     ·继续推进三大服务体系建设,以强大的创新载体提升高新区 竞争力第56-58页
     ·培育创新文化,以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本文的主要观点第59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59页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问题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女性自主创业问题与社会扶持政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成都高新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