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J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1.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第12-13页
        1.2.2 关于如何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的研究第14-15页
        1.2.4 文献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本文的框架第16-18页
2 增值型内部审计及相关理论概述第18-25页
    2.1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涵义第18页
        2.1.1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含义第18页
        2.1.2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第18页
    2.2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第18-19页
        2.2.1 审计理念的区别第18-19页
        2.2.2 审计目标的区别第19页
        2.2.3 审计业务范围的区别第19页
        2.2.4 审计服务对象的区别第19页
    2.3 内部审计增值活动的领域第19-22页
        2.3.1 公司治理领域第19-20页
        2.3.2 内部控制领域第20-21页
        2.3.3 风险管控领域第21-22页
    2.4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第22-25页
        2.4.1 受托责任理论第22-23页
        2.4.2 风险管理理论第23页
        2.4.3 价值链理论第23-25页
3 J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2页
    3.1 J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概况第25-26页
        3.1.1 J银行简介第25-26页
        3.1.2 J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现状第26页
    3.2 J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2.1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位存在偏差第26-27页
        3.2.2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技术单一第27页
        3.2.3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不明显第27-28页
        3.2.4 增值型内部审计未能到达信息化有效实时反馈第28页
        3.2.5 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第28-29页
    3.3 J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3.3.1 银行管理层对增值理念和目标的认识不足第29页
        3.3.2 增值型内部审计缺乏规范性第29-30页
        3.3.3 审计系统及技术落实不到位第30页
        3.3.4 审计手段过度依赖信息化非现场审计系统第30-31页
        3.3.5 未建立合理的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衡量标准第31-32页
4 中国工商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经验借鉴第32-38页
    4.1 中国工商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概况第32-33页
        4.1.1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第32页
        4.1.2 中国工商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现状第32-33页
    4.2 中国工商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成功经验第33-38页
        4.2.1 全新的内部审计价值理念第33-34页
        4.2.2 独立、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第34页
        4.2.3 内部审计增值作用明显第34-35页
        4.2.4 信息化的内部审计业务系统第35-36页
        4.2.5 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第36-38页
5 完善J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建议第38-49页
    5.1 提高企业整体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的认识第38-39页
        5.1.1 确立符合商业银行特色的审计服务理念第38页
        5.1.2 细化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第38-39页
        5.1.3 加强审计部门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第39页
    5.2 改革和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第39-41页
        5.2.1 确立垂直独立的审计机构第39-40页
        5.2.2 制定并更新规范的内部审计章程第40-41页
    5.3 加强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的平台第41-43页
        5.3.1 推行增值型内部审计营销第41页
        5.3.2 积极展开咨询服务第41-42页
        5.3.3 合理设置审计组织结构,加强审计成果运用第42-43页
    5.4 创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手段第43-44页
        5.4.1 加快审计电子化建设步伐第43页
        5.4.2 转变审计方式第43页
        5.4.3 发掘符合商业银行特点的增值型审计新模块第43-44页
    5.5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44-46页
        5.5.1 招募具有增值型理念的内部审计人第44-45页
        5.5.2 建立员工自学与后续教育培训机制第45-46页
    5.6 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增值型内部审计考评体系第46-49页
        5.6.1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增值型内部审计质量考评体系第46-47页
        5.6.2 将经济增加值作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指标第47-48页
        5.6.3 将价值增值成果纳入内部审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第48-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下一篇:缴费确定(DC)型养老金的随机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