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S高中作文评语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关于作文评语功能的研究 | 第12页 |
二、关于作文评语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作文评语写法的研究 | 第13页 |
四、关于不同学生群体的作文评语写作研究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页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六节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作文评价的课程依据 | 第15-16页 |
二、学习动机理论 | 第16-17页 |
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齐齐哈尔市S高中作文评语现状调查 | 第19-26页 |
第一节 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19-20页 |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 第19页 |
二、调查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第20-26页 |
第三章 S高中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3页 |
第一节 S高中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作文评语简单化,模板化,缺乏针对性 | 第26-27页 |
二、作文评语重应试,缺乏人文关怀 | 第27页 |
三、作文评语语言严厉,缺乏鼓励性 | 第27-28页 |
四、作文评语重优生,缺乏客观性 | 第28页 |
第二节 S高中作文评语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3页 |
一、个别教师轻视作文评语的指导作用 | 第28-29页 |
二、受应试教育影响,误解了作文评语写作目的 | 第29页 |
三、部分教师作文评价能力有限 | 第29-30页 |
四、部分教师要求过高,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30-31页 |
五、受光环效应影响 | 第31页 |
六、学生对作文评语的认识不足 | 第31页 |
七、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当的读写落差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解决S高中作文评语中的问题的对策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学校和教师层面 | 第33-39页 |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第33-34页 |
二、遵循评语写作原则 | 第34-38页 |
三、尊重差异,面向全体 | 第38-39页 |
四、加强教师间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 | 第39页 |
第二节 学生层面 | 第39-41页 |
一、加强对作文评语作用的重视 | 第39-40页 |
二、消除焦虑感,增强自信心 | 第40页 |
三、学生要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