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内燃机曲轴-轴承润滑研究的发展 | 第12-14页 |
1.2.1 流体润滑理论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2.2 内燃机主轴承润滑研究方法的发展 | 第12-14页 |
1.3 主轴承的优化研究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曲轴-轴承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 第16-27页 |
2.1 有限元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2.2 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2.3 润滑基础理论 | 第18-25页 |
2.3.1 滑动轴承的润滑状态 | 第18-19页 |
2.3.2 油膜厚度方程及油膜边界条件 | 第19-20页 |
2.3.3 动压形成的原理 | 第20-21页 |
2.3.4 雷洛方程 | 第21-23页 |
2.3.5 轴承负荷及轴心轨迹 | 第23-25页 |
2.4 相关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2.4.1 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VL_EXCITE | 第25-26页 |
2.4.2 多目标优化软件ISIGHT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建立曲轴-轴承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 第27-39页 |
3.1 发动机基本参数 | 第27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3.3 曲轴-轴承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4 主轴承载荷力及润滑性能分析 | 第31-36页 |
3.4.1 主轴承载荷力分析 | 第31-32页 |
3.4.2 最小油膜厚度 | 第32-33页 |
3.4.3 最大油膜压力 | 第33-34页 |
3.4.4 平均油膜压力 | 第34-35页 |
3.4.5 轴心轨迹 | 第35-36页 |
3.5 实验验证 | 第36-37页 |
3.6 不同转速下主轴承润滑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曲轴-轴承系统动力润滑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54页 |
4.1 主轴承半径间隙对曲轴-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4.1.1 主轴承载荷变化 | 第39-40页 |
4.1.2 润滑性能变化 | 第40-42页 |
4.2 供油压力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1 主轴承载荷的变化 | 第42-43页 |
4.2.2 润滑油膜的变化 | 第43-44页 |
4.3 润滑油温度对轴承润滑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1 主轴承载荷的变化 | 第45-46页 |
4.3.2 润滑油膜的变化 | 第46-47页 |
4.4 油槽宽度对轴承的影响 | 第47-50页 |
4.4.1 主轴承载荷的变化 | 第47-49页 |
4.4.2 润滑油膜的变化 | 第49-50页 |
4.5 轴瓦表面粗糙度对轴承的影响 | 第50-53页 |
4.5.1 主轴承载荷的变化 | 第50-51页 |
4.5.2 润滑油膜的变化 | 第51-53页 |
4.6 参数的选择 | 第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基于ISIGHT软件的主轴承润滑性能参数优化 | 第54-69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54-58页 |
5.1.1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取 | 第54-55页 |
5.1.2 设计变量及设计变量范围的选取 | 第55-56页 |
5.1.3 设计样本点的输出 | 第56-58页 |
5.2 近似模型的建立及误差分析 | 第58-64页 |
5.2.1 近似模型技术介绍及选取 | 第58-61页 |
5.2.2 建立计算近似模型 | 第61-63页 |
5.2.3 近似数学模型 | 第63-64页 |
5.3 基于近似模型的主轴承多目标优化 | 第64-66页 |
5.3.1 Pareto解理论 | 第64页 |
5.3.2 多岛遗传算法基础理论 | 第64-65页 |
5.3.3 ISIGHT优化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5.4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