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韦曲镇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概况 | 第7页 |
1.2 方言归属与内部差异 | 第7页 |
1.3 长安区方言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4 长安区韦曲镇方言的语音特点 | 第9页 |
1.5 发音合作人、调查背景 | 第9-10页 |
1.6 音标说明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韦曲镇方言音系 | 第11-21页 |
2.1 声母 | 第11页 |
2.2 韵母 | 第11-12页 |
2.3 声调 | 第12页 |
2.4 单字音表 | 第12-21页 |
第三章 韦曲镇方言同音字汇 | 第21-33页 |
第四章 韦曲镇方言的共时音变 | 第33-47页 |
4.1 连读调 | 第33-40页 |
4.1.1 两字组连读调 | 第33-35页 |
4.1.2 三字组连读调 | 第35-40页 |
4.2 轻声 | 第40-43页 |
4.3 儿化 | 第43-47页 |
4.3.1 儿化韵与基本韵母的对应 | 第43-45页 |
4.3.2 儿化对声调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五章 韦曲镇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47-75页 |
5.1 声母的比较 | 第47页 |
5.2 韵母的比较 | 第47页 |
5.3 声调的比较 | 第47-63页 |
5.4 例外字表 | 第63-72页 |
5.4.1 声母例外字 | 第63-65页 |
5.4.2 韵母例外字 | 第65-67页 |
5.4.3 声调例外字 | 第67-72页 |
5.5 从与中古音的比较看韦曲镇方言的语音特点 | 第72-75页 |
第六章 韦曲镇方言与灵沼方言的比较 | 第75-79页 |
6.1 语音特点的比较 | 第75-76页 |
6.2 灵沼方言音系 | 第76-79页 |
6.2.1 声母 | 第76页 |
6.2.2 韵母 | 第76-77页 |
6.2.3 声调 | 第77-79页 |
第七章 标音语料 | 第79-85页 |
7.1 标音句子 | 第79-82页 |
7.2 标音故事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