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1.2.1 国外关于盐类水解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关于盐类水解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2.3 不同版本教材中“盐类的水解”内容的分析 | 第12-15页 |
2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5-17页 |
2.1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2.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2.2.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2.2.2 案例分析法 | 第15-16页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2.2.4 访谈法 | 第16-17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3.1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9页 |
3.2.1 知识观 | 第17-18页 |
3.2.2 学习观 | 第18页 |
3.2.3 教学观 | 第18-19页 |
4 “盐类的水解”学生学习困难分析 | 第19-36页 |
4.1 学情分析 | 第19页 |
4.2 “盐类的水解”学习难点调查 | 第19-30页 |
4.2.1 问卷调查 | 第19-29页 |
4.2.2 访谈内容 | 第29-30页 |
4.3 “盐类的水解”学习难点分析 | 第30-36页 |
4.3.1 概念本身理解不透彻 | 第30-32页 |
4.3.2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存在缺陷 | 第32-33页 |
4.3.3 学习过程中存在思维定势 | 第33页 |
4.3.4 学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 | 第33-34页 |
4.3.5 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 | 第34-35页 |
4.3.6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态度消极 | 第35-36页 |
5 “盐类的水解”学习难点突破的教学对策 | 第36-42页 |
5.1 掌握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 第36-37页 |
5.2 概念的学习离不开化学观念的建构 | 第37-38页 |
5.3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 第38-39页 |
5.4 教学要构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系统 | 第39-41页 |
5.4.1 宏观表征 | 第39页 |
5.4.2 微观表征 | 第39-40页 |
5.4.3 符号表征 | 第40-41页 |
5.5 开展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41-42页 |
6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 第42-45页 |
7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