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三所高校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六)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理论探讨 | 第19-28页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类型 | 第19-21页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教育功能 | 第21-22页 |
(三)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三、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的现状 | 第28-35页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状况的整体性水平分析 | 第28-29页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状况的差异性水平分析 | 第29-35页 |
四、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一)社团目标缺乏民主讨论,活动预期目标难以达到 | 第35-36页 |
(二)社团成员职责分工不清,自我管理模式难以实现 | 第36-37页 |
(三)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指导,社团活动难以高效有力 | 第37-38页 |
(四)社团成员之间沟通不畅,社团活动难以众智创新 | 第38-39页 |
(五)社团缺乏可行奖励制度,组织难以激发内在动力 | 第39-40页 |
(六)社团成员参与意识不强,组织难以有效吸附成员 | 第40-42页 |
五、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55页 |
(一)社团活动保障不力,缺乏相应的经费场地 | 第42-44页 |
(二)社团文化内涵不足,缺乏规范的社团管理 | 第44-46页 |
(三)社团领导能力欠缺,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 | 第46-48页 |
(四)社团发展整体不均,缺乏稳定的社团成员 | 第48-50页 |
(五)社团评价标准不明,缺乏持久的发展引力 | 第50-53页 |
(六)社团活动质量有别,缺乏创新的内容吸引 | 第53-55页 |
六、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的对策 | 第55-65页 |
(一)完善社团规章制度,确保社团目标实现 | 第55-56页 |
(二)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强化职能事权管理 | 第56-58页 |
(三)配强社团指导教师,重视骨干力量培养 | 第58-60页 |
(四)构建社团协作机制,密切成员沟通交流 | 第60-61页 |
(五)重视运用多种激励,促进社团良性运转 | 第61-63页 |
(六)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扩大社团社会影响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状况调查问卷 | 第69-73页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