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应用的研究 | 第14-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翻转课堂定义 | 第21页 |
2.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1页 |
2.1.3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页 |
2.2.2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页 |
2.2.4 情境认知理论 | 第23-24页 |
3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32页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24-30页 |
3.1.1 问卷设计 | 第24页 |
3.1.2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3.1.3 问卷实施过程 | 第24-25页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30页 |
3.2 访谈及访谈结果 | 第30页 |
3.3 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4 双轨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32-38页 |
4.1 模式构建 | 第32-33页 |
4.2 特色介绍 | 第33页 |
4.3 要素分析 | 第33-37页 |
4.4 实施流程 | 第37-38页 |
5 双轨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 第38-62页 |
5.1 行动研究(一) | 第38-43页 |
5.1.1 制定计划——教学设计(一) | 第38-41页 |
5.1.2 行动实施 | 第41-42页 |
5.1.3 观察分析 | 第42页 |
5.1.4 问题反省 | 第42-43页 |
5.2 行动研究(二) | 第43-49页 |
5.2.1 制定计划——教学设计(二) | 第43-46页 |
5.2.2 行动实施 | 第46-47页 |
5.2.3 观察分析 | 第47-49页 |
5.2.4 问题反省 | 第49页 |
5.3 行动研究(三) | 第49-54页 |
5.3.1 制定计划——教学设计(三) | 第49-52页 |
5.3.2 行动实施 | 第52-53页 |
5.3.3 观察分析 | 第53-54页 |
5.3.4 问题反省 | 第54页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62页 |
5.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分析 | 第54-57页 |
5.4.2 实验班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 第57-61页 |
5.4.3 实验班学生访谈情况分析 | 第61-6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2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62-6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学生现状调查问卷 | 第66-67页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7-68页 |
附录C Scratch作品评价量表 | 第68-69页 |
附录D Scratch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69-70页 |
附录E 实验班调查问卷 | 第70-71页 |
附录F 实验班访谈提纲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