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nuxQT/E的工业温控仪HMI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HMI 技术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1-12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HMI 产品需求分析 | 第13-19页 |
2.1 产品介绍 | 第13页 |
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13-16页 |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4 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HMI 产品设计 | 第19-37页 |
3.1 产品整体设计 | 第19-20页 |
3.2 硬件平台设计 | 第20-22页 |
3.2.1 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 第20-22页 |
3.2.2 硬件平台功能划分 | 第22页 |
3.3 软件平台设计 | 第22-31页 |
3.3.1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2-23页 |
3.3.2 图形库选择 | 第23-24页 |
3.3.3 界面设计 | 第24-30页 |
3.3.4 应用程序子模块设计 | 第30-31页 |
3.4 通信协议设计 | 第31-36页 |
3.4.1 通信协议设计目标 | 第31-32页 |
3.4.2 通信协议规范 | 第32-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HMI 产品实现 | 第37-45页 |
4.1 操作系统移植 | 第37-40页 |
4.1.1 交叉工具链的建立 | 第37页 |
4.1.2 Boot loader 实现 | 第37-38页 |
4.1.3 内核剪裁 | 第38-39页 |
4.1.4 文件系统实现 | 第39-40页 |
4.2 LCD驱动开发 | 第40-41页 |
4.2.1 液晶屏驱动移植过程 | 第40-41页 |
4.2.2 内核重新配置 | 第41页 |
4.3 基于QT 的应用程序实现 | 第41-42页 |
4.3.1 QT/E 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41页 |
4.3.2 应用程序实现 | 第41-42页 |
4.4 通信协议实现 | 第42-44页 |
4.4.1 通信协议相关数据结构 | 第42-43页 |
4.4.2 通信协议程序接口 | 第43-44页 |
4.4.3 通信协议数据包校验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HMI 产品集成与测试 | 第45-51页 |
5.1 产品集成 | 第45-47页 |
5.2 产品测试 | 第47-49页 |
5.3 故障排除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结论 | 第51-5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