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一)动词/形容词谓语句的复杂性、重要性 | 第8页 |
(二)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一)汉语语法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 | 第9-10页 |
(二)动词/形容词谓语句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页 |
(三)相关偏误研究 | 第10-11页 |
三、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 第11-12页 |
(一)本文的语料说明 | 第11页 |
(二)本文的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句法功能标记模式与动词/形容词内部的功能不对称 | 第12-19页 |
一、动词做谓语的有标记与无标记 | 第12-13页 |
(一)过程与非过程时状的有标记与无标记 | 第12页 |
(二)动态动词做谓语的时状标记用法 | 第12-13页 |
(三)静态动词做谓语的时状标记用法 | 第13页 |
二、形容词做谓语、定语的有标记与无标记 | 第13-19页 |
(一)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有标记的用法 | 第13-15页 |
(二)状态形容词做谓语无标记的用法 | 第15-16页 |
(三)性质形容词做定语无标记的用法 | 第16-17页 |
(四)状态形容词做定语有标记的用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与动词/形容词语义语用特征相关的不对称问题 | 第19-29页 |
一、否定副词与谓词的量特征 | 第19-24页 |
(一)定量动词/形容词与非定量动词/形容词 | 第19-20页 |
(二)否定副词修饰宽式定量动词的用法 | 第20-21页 |
(三)否定副词修饰非定量形容词的用法 | 第21页 |
(四)否定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重叠式的用法 | 第21-23页 |
(五)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的动词/形容词的正反对举 | 第23-24页 |
二、程度副词与谓词的正面义、负面义 | 第24-25页 |
(一)程度副词“有点儿”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正面义与负面义 | 第24-25页 |
(二)程度副词“(不)太”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正面义与负面义 | 第25页 |
三、介词短语修饰谓词的不对称现象 | 第25-29页 |
(一)“对”字句 | 第26-27页 |
(二)“在”字句 | 第27页 |
(三)“比”字句 | 第27-28页 |
(四)“为”字句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处理 | 第29-39页 |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的分析 | 第29-30页 |
(一)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教材中现有相关分析的局限性 | 第29页 |
(二)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在教材、教学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二、与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相关的留学生常见偏误 | 第30-33页 |
(一)与动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相关的偏误 | 第30-32页 |
(二)与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相关的偏误 | 第32-33页 |
三、针对动词/形容词谓语句不对称现象的相关教学策略 | 第33-39页 |
(一)教材编写对策 | 第33-35页 |
(二)课堂教学对策 | 第35-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