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人力资本对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的作用机理--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问题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框架第11-13页
        1.4.1 研究思路第11页
        1.4.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1-13页
    1.5 研究创新第13-14页
    1.6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理论综述第15-25页
    2.1 双元创新研究概述第15-18页
        2.1.1 双元创新的提出与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利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特点第16-17页
        2.1.3 不同层面双元创新的研究第17-18页
    2.2 人力资本研究概述第18-21页
        2.2.1 微观组织人力资本的分类第18-20页
        2.2.2 微观组织人力资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页
        2.2.3 微观组织人力资本的测量第20-21页
    2.3 交互记忆系统研究概述第21-23页
        2.3.1 交互记忆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内涵第21-22页
        2.3.2 交互记忆系统的维度与测量第22-23页
    2.4 人力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及双元创新的关系述评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人力资本驱动双元创新的假设模型第25-31页
    3.1 专才与通才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第25-26页
    3.2 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第26-29页
        3.2.1 专才与通才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第26-27页
        3.2.2 交互记忆系统对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的影响第27-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4 问卷设计与质量评估第31-49页
    4.1 预试问卷设计第31-32页
        4.1.1 设计思路第31页
        4.1.2 变量测量第31-32页
    4.2 预试问卷分析第32-40页
        4.2.1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第33-35页
        4.2.2 预试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5-39页
        4.2.3 预试问卷量表信度分析第39-40页
    4.3 正式问卷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第40-42页
    4.4 正式调研与数据收集第42-43页
        4.4.1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42页
        4.4.2 样本特征分布第42-43页
    4.5 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3-47页
        4.5.1 人力资本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第43-44页
        4.5.2 交互记忆系统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第44-46页
        4.5.3 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第46-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实证检验第49-67页
    5.1 异常值检验第49页
    5.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第49-52页
        5.2.1 调研企业人力资本状况第50页
        5.2.2 调研企业交互记忆系统状况第50-51页
        5.2.3 调研企业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状况第51-52页
    5.3 相关性检验第52-53页
    5.4 中介检验第53-54页
    5.5 同源偏差检验第54页
    5.6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第54-61页
        5.6.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与分析第54-57页
        5.6.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第57-61页
    5.7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第61-65页
        5.7.1 企业性质的影响第61页
        5.7.2 企业规模的影响第61-62页
        5.7.3 员工学历的影响第62-63页
        5.7.4 员工任职部门的影响第63-64页
        5.7.5 员工工作年限的影响第64-65页
    5.8 本章小结第65-67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7-77页
    6.1 研究结果讨论第67-71页
        6.1.1 交互记忆系统中介作用讨论第67页
        6.1.2 二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结论第67-68页
        6.1.3 一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结论第68-71页
        6.1.4 控制变量分析讨论第71页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第71-74页
        6.2.1 分析项目类型,合理调配人力资本第72页
        6.2.2 重视培育交互记忆系统,提升双元创新效率第72-74页
        6.2.3 明确通才地位,引导专才成长第74页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74-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录第87-93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就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场灵性对工作倦怠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知识整合与双元创新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