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3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2 国内外电控液压转向的多轴车辆发展情况 | 第18-19页 |
1.3 国内外轮胎磨损研究情况 | 第19-20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9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特点及性能 | 第23-33页 |
2.1 常见几种助力转向系统介绍 | 第23-29页 |
2.1.1 机械转向系统 | 第23-25页 |
2.1.2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第25-27页 |
2.1.3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第27-28页 |
2.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第28-29页 |
2.2 本文所研究的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 | 第29-30页 |
2.3 本文所研究的多轴车辆的转向模式分析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建立电液阀控缸的多轴车辆转向模型 | 第33-51页 |
3.1 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组成 | 第33-37页 |
3.1.1 本文所研究的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3.1.2 液压执行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3.2 电液阀控缸系统数学模型 | 第37-46页 |
3.2.1 阀芯的压力流量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 第37-39页 |
3.2.2 阀控缸的一般表达式 | 第39-42页 |
3.2.3 阀控缸系统仿真 | 第42-44页 |
3.2.4 判定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稳定性 | 第44-46页 |
3.3 助力油缸与车辆耦合模型 | 第46-48页 |
3.4 多轴车辆转向二自由度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MATLAB的多轴车辆操稳性与轮胎磨损研究 | 第51-63页 |
4.1 MATLAB软件介绍 | 第51页 |
4.2 操纵稳定性与轮胎磨损门限阈值控制 | 第51-53页 |
4.3 基于RBF神经网络PID控制 | 第53-57页 |
4.3.1 RBF神经网络 | 第53-54页 |
4.3.2 RBF监督控制 | 第54-57页 |
4.4 模型仿真与分析 | 第57-62页 |
4.4.1 时域分析 | 第57-60页 |
4.4.2 频域分析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ADAMS建立多轴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63-71页 |
5.1 ADAMS软件介绍及建模步骤 | 第63-65页 |
5.1.1 ADAMS软件 | 第63页 |
5.1.2 ADAMS/Car建模步骤 | 第63-65页 |
5.1.3 参数准备 | 第65页 |
5.2 多轴车辆前悬架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5.3 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67页 |
5.4 橡胶弹簧后悬架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5 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5.6 整车转向-悬架模型的建立 | 第69-7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多轴车辆后转向轮定位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 第71-89页 |
6.1 轮胎异常磨损分析 | 第71-73页 |
6.2 车轮定位参数与轮胎磨损的关系 | 第73-74页 |
6.2.1 车轮外倾角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 第73页 |
6.2.2 前束角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 第73-74页 |
6.2.3 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 第74页 |
6.3 车轮定位参数的匹配及激振分析 | 第74-81页 |
6.3.1 针对第三轴车轮定位参数的优化 | 第74-76页 |
6.3.2 车轮同向跳动仿真分析 | 第76-79页 |
6.3.3 车轮反向跳动仿真分析 | 第79-81页 |
6.4 侧向力加载试验与悬架特性参数分析 | 第81-87页 |
6.4.1 侧向力加载试验 | 第82-85页 |
6.4.2 影响转向操纵稳定性的悬架参数分析 | 第85-8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