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第10-15页
        1.3.1 理论基础第10-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5-28页
    2.1 网络文化的相关研究第15-21页
        2.1.1 国外网络文化研究现状第15页
        2.1.2 国内网络文化研究现状第15-16页
        2.1.3 网络文化的界定第16-17页
        2.1.4 网络文化的特性第17-21页
    2.2 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1-26页
        2.2.1 国外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2.2.2 国内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2.2.3 生活方式的界定第24-25页
        2.2.4 大学生生活方式内涵的界定第25-26页
    2.3 网络文化对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6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8页
第三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第28-48页
    3.1 问卷的基本情况与内容第28-29页
        3.1.1 问卷设计第28页
        3.1.2 抽样方法第28-29页
        3.1.3 信度分析第29页
    3.2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情况分析第29-30页
    3.3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第30-35页
        3.3.1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基本情况第31-32页
        3.3.2 关于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情况第32-33页
        3.3.3 关于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看法和态度第33-35页
    3.4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学习方式带来新的机遇第35-40页
        3.4.1 网络学习的基本要素第35-38页
        3.4.2 学习方式的转变第38-40页
    3.5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学习方式带来新的挑战第40-48页
        3.5.1 网络信息量大,容易导致认知超载第40-41页
        3.5.2 网络学习,易导致学习者主体性的迷失第41-42页
        3.5.3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缺失问题第42-45页
        3.5.4 技术支持是制约网络学习的因素之一第45页
        3.5.5 大学生网络学习的观念误区第45-48页
第四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影响第48-64页
    4.1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改变第48-52页
        4.1.1 交往主体第48-49页
        4.1.2 交往内容第49-51页
        4.1.3 交往工具第51-52页
    4.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交往方式的积极影响第52-55页
        4.2.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第52页
        4.2.2 有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第52-54页
        4.2.3 有利于大学生的情感表达,缓解了交往的压力第54-55页
        4.2.4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第55页
    4.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消极影响第55-64页
        4.3.1 过度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淡化第55-57页
        4.3.2 无法形成稳定的、向纵深发展的人际关系第57-58页
        4.3.3 网络依赖——大学生终止网络交往后的焦虑第58页
        4.3.4 削弱了大学生的信任感、责任感、道德感第58-61页
        4.3.5 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冲击第61页
        4.3.6 网络人际交往中隐私问题突显第61-62页
        4.3.7 网络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第62-64页
第五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第64-76页
    5.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费方式的作用机制第64-66页
        5.1.1 通过信息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第64-65页
        5.1.2 作为传播媒介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第65页
        5.1.3 支付方式的变革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第65页
        5.1.4 网络消费方式的出现第65-66页
    5.2 大学生网络消费方式的现状及分析第66-68页
    5.3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特征第68-71页
    5.4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费方式的负面影响第71-76页
        5.4.1 过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以及引发的盲目消费第71-72页
        5.4.2 网络消费风险制约大学生网络消费第72-74页
        5.4.3 网络交易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第74-76页
第六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第76-83页
    6.1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分析第76-79页
        6.1.1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第76-77页
        6.1.2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内容第77-78页
        6.1.3 大学生网络闲暇生活现状第78-79页
    6.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第79-83页
        6.2.1 不良信息污染危机第79-80页
        6.2.2 大学生主体驾驭能力的退化,导致上网成瘾的危机重重第80-81页
        6.2.3 大学生网络闲暇活动的层次普遍不高第81-83页
第七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引导对策研究第83-99页
    7.1 网络文化影响下促进大学生良好学习方式形成的对策第83-86页
        7.1.1 加强网络硬件建设第83页
        7.1.2 优化网络学习资源环境第83-84页
        7.1.3 促进网络课程建设第84-85页
        7.1.4 促进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交流与反馈第85-86页
        7.1.5 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第86页
    7.2 网络文化影响下促进大学生良好交往方式形成的对策第86-90页
        7.2.1 社会方面:创设网络社交新环境第87-88页
        7.2.2 学校方面: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交往方式第88-89页
        7.2.3 家庭方面: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第89-90页
    7.3 网络文化影响下促进大学生良好消费方式形成的对策第90-92页
        7.3.1 完善法律法规,是大学生消费生活的制度保障第90页
        7.3.2 高校应加强消费教育,是大学生良好消费方式形成的重中之重第90-91页
        7.3.3 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是大学生良好消费方式形成的基础第91-92页
    7.4 网络文化影响下促进大学生良好闲暇生活方式形成的对策第92-99页
        7.4.1 联合社会多方力量,改善大学生闲暇生活环境第92-93页
        7.4.2 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加强闲暇教育与管理第93-96页
        7.4.3 加强家庭的闲暇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协同教育第96-97页
        7.4.4 加强自我教育,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97-99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附录 1 调查问卷第103-108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对青少年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