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9-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第一节 关联理论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一、国外的关联理论研究 | 第12-15页 |
二、关联翻译理论的提出 | 第15-17页 |
三、关联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18页 |
四、关联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对偶句翻译研究概况 | 第19-26页 |
一、对偶句的分类 | 第20-21页 |
二、对偶句的特点 | 第21-23页 |
三、关联理论与对偶句翻译的关系 | 第23-25页 |
四、对偶句翻译在国内的研究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西厢记》翻译的研究概况 | 第26-29页 |
一、《西厢记》在国外的翻译研究 | 第26-27页 |
二、《西厢记》在国内的翻译研究 | 第27-29页 |
第四节 关联理论与《西厢记》中的对偶句翻译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32-33页 |
一、许渊冲译本 | 第32页 |
二、奚如谷与伊维德合译本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语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西厢记》两英译本中对偶句翻译的对比研究 | 第34-78页 |
第一节 两英译本对偶句翻译的对比研究 | 第34-63页 |
一、正对对偶 | 第34-51页 |
二、反对对偶 | 第51-57页 |
三、串对对偶 | 第57-63页 |
第二节 两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与总结 | 第63-76页 |
一、“音美”的翻译策略分析 | 第63-67页 |
二、“形美”的翻译策略分析 | 第67-70页 |
三、“意美”的翻译策略分析 | 第70-7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80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第二节 局限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