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现代化下的气象人才培养研究--以J市气象局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气象现代化背景决定了气象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 | 第9-10页 |
(二)人才培养研究服务于气象现代化进程 | 第10-11页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1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六、研究创新性 | 第17-18页 |
第一章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现状 | 第18-30页 |
一、J市气象人才队伍现状 | 第18-22页 |
(一)队伍规模 | 第18-19页 |
(二)队伍结构 | 第19-22页 |
二、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 第22-24页 |
三、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实施状况 | 第24-30页 |
(一)加强处级领导班子建设 | 第25页 |
(二)实施借脑引智工程,加大柔性引才力度 | 第25-27页 |
(三)实施人才提升工程,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 | 第27-28页 |
(四)实施人才强基工程,改善人才“二元结构” | 第28-30页 |
第二章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第30-34页 |
一、制约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人才市场因素 | 第30-31页 |
二、制约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经济因素 | 第31-32页 |
三、制约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教育因素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国外气象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 第34-38页 |
一、美国气象人才培养情况 | 第34-35页 |
二、日本气象人才培养情况 | 第35-36页 |
三、德国气象人才培养情况 | 第36页 |
四、国外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借鉴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完善J市气象人才的培养体系 | 第38-47页 |
一、重塑J市气象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定位 | 第38-39页 |
二、分层设定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内容 | 第39-42页 |
三、优化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路径 | 第42-44页 |
四、健全J市气象人才培养的配套机制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