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0-22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缘由 | 第10-12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五)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一、重庆市“领雁工程”概况 | 第22-25页 |
(一)“领雁工程”实施背景 | 第22页 |
(二)“领雁工程”基本内容介绍 | 第22-25页 |
二、重庆市“领雁工程”对薄弱学校改进效果的调查设计 | 第25-32页 |
(一)调查对象的概况 | 第25-26页 |
(二)调查设计 | 第26-32页 |
三、重庆市“领雁工程”对薄弱学校改进的效果分析 | 第32-45页 |
(一)S小和A中改进效果的差异检验 | 第32-33页 |
(二)问卷数据分析 | 第33-38页 |
(三)访谈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四)调查结论 | 第40-45页 |
四、重庆市“领雁工程”对薄弱学校改进效果不佳的原因 | 第45-49页 |
(一)重庆市“领雁工程”顶层设计刻板 | 第45页 |
(二)学校自主领导权限有限,在学校改进中缺乏话语权 | 第45-46页 |
(三)教师培训力度较弱,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效果不显著 | 第46-47页 |
(四)学校的文化精神难以彰显 | 第47-49页 |
五、提升“领雁工程”改进薄弱学校效果的建议 | 第49-53页 |
(一)政府应准确定位自身在薄弱学校改进中的角色担当 | 第49页 |
(二)加大薄弱学校教师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素质 | 第49-51页 |
(三)重视“领雁工程”与学校既定文化的双向作用 | 第51页 |
(四)重庆市“领雁工程”应反映薄弱学校的诉求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