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履职行为与处罚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7-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 第17-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21-25页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1-24页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27-47页 |
第一节 独立董事履职角色和行为研究综述 | 第27-38页 |
一、早期探索阶段 | 第27-32页 |
二、全球化阶段 | 第32-34页 |
三、本土化阶段 | 第34-38页 |
第二节 独立董事处罚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综述 | 第38-44页 |
一、正式制度 | 第38-41页 |
二、非正式制度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44-47页 |
一、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研究不足 | 第45页 |
二、独立董事处罚机制缺乏系统性研究 | 第45-46页 |
三、民事责任和行政监管混淆 | 第46页 |
四、市场惩戒有效性研究缺位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独立董事履职行为与风险研究 | 第47-62页 |
第一节 独立董事履职行为和风险来源辨析 | 第47-50页 |
一、独立董事履职行为 | 第47-49页 |
二、独立董事的履职客观环境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独立董事职责界定与层次划分 | 第50-54页 |
一、独立董事职责的变迁 | 第51-52页 |
二、我国独立董事职责及其层次划分 | 第52-54页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54-55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54页 |
二、问卷的发放和收回 | 第54-55页 |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55页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一、独立董事履职效果 | 第55-57页 |
二、独立董事履职行为 | 第57-59页 |
三、独立董事履职环境 | 第59-61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独立董事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 | 第62-80页 |
第一节 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困境 | 第62-64页 |
一、法律介入的必要性 | 第62-63页 |
二、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的实施困境 | 第63-64页 |
第二节 国外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实施经验 | 第64-75页 |
一、美国 | 第64-68页 |
二、英国 | 第68-70页 |
三、德国 | 第70-73页 |
四、日本 | 第73-75页 |
第三节 我国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运行现状与改进 | 第75-80页 |
一、我国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运行现状 | 第76-77页 |
二、民事责任层面处罚机制比较与改进 | 第77-80页 |
第五章 独立董事行政监管层面处罚机制 | 第80-105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行政监管体制 | 第80-84页 |
一、证券市场行政监管权利 | 第80-81页 |
二、证券市场行政监管机构具体架构与规章制度 | 第81-83页 |
三、独立董事行政处罚现状 | 第83-84页 |
第二节 独立董事公司层面行政监管处罚有效性研究 | 第84-95页 |
一、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 第84-87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87-90页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90-93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93-95页 |
五、结论 | 第95页 |
第三节 独立董事个体层面行政监管处罚有效性研究 | 第95-104页 |
一、理论分析 | 第95-97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97-98页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98-101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1-102页 |
五、候选人声明行政监管有效性研究 | 第102-103页 |
六、总结 | 第103-104页 |
第四节 行政监管层面处罚机制研究结论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独立董事市场惩戒层面处罚机制 | 第105-128页 |
第一节 市场惩戒层面处罚机制的构成与作用 | 第105-109页 |
一、市场惩戒的内容与特征 | 第105-106页 |
二、市场惩戒的必要性 | 第106-107页 |
三、市场惩戒的作用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市场惩戒层面处罚机制有效性研究 | 第109-118页 |
一、污点独立董事市场惩戒案例 | 第109-110页 |
二、市场惩戒机制与作用路径理论分析 | 第110-112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12-114页 |
四、描述性统计 | 第114-115页 |
五、市场惩戒有效性实证结果分析 | 第115-116页 |
六、自我风险规避与声誉效应研究 | 第116-118页 |
七、小结 | 第118页 |
第三节 涉案企业后续继任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研究 | 第118-126页 |
一、理论分析 | 第118-119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19-121页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121-122页 |
四、双重差分回归结果分析 | 第122-124页 |
五、进一步检验 | 第124-125页 |
六、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四节 市场惩戒层面处罚机制研究总结与改进建议 | 第126-128页 |
一、市场惩戒层面处罚机制运行有效 | 第126页 |
二、声誉机制与自我风险规避共同发挥作用 | 第126-127页 |
三、独立董事供给侧改革 | 第127-128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28-135页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128-13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31-133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133-135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133-134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附录 | 第143-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