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2-14页 |
1.1.1 肥料化 | 第12-13页 |
1.1.2 蔬菜废弃物能源化 | 第13页 |
1.1.3 蔬菜废弃物饲料化 | 第13-14页 |
1.2 堆肥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1.2.1 堆肥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 第14-16页 |
1.2.2 堆肥腐熟度评价参数 | 第16-18页 |
1.3 堆肥化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减缓连作障碍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1.4 蔬菜废弃物堆肥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和有机肥的应用研究 | 第20-22页 |
1.4.1 堆肥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应用研究 | 第20页 |
1.4.2 堆肥作为有机肥的应用研究 | 第20-22页 |
1.5 国内外对番茄秸秆使用的研究 | 第22-23页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3页 |
1.6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1.7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番茄秸秆和牛粪联合好氧堆肥初试 | 第26-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26页 |
2.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2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2.2.1 堆肥温度的变化 | 第27-28页 |
2.2.2 堆肥pH值和EC的变化 | 第28页 |
2.2.3 堆肥C/N和GI的变化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菇渣对番茄秸秆堆肥效果的影响 | 第30-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30-31页 |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3.2.1 番茄秸秆与菇渣堆肥过程中含水率、pH值和EC的变化 | 第31-32页 |
3.2.2 番茄秸秆与菇渣堆肥过程中TOC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3.2.3 番茄秸秆与菇渣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 第33页 |
3.2.4 番茄秸秆与菇渣堆肥过程中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3.3 结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畜禽粪便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秸秆堆肥的影响 | 第35-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35-36页 |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4.2.1 不同物料与番茄秸秆堆肥温度的变化 | 第36-37页 |
4.2.2 不同物料与番茄秸秆堆肥含水率和pH值的变化 | 第37-38页 |
4.2.3 不同物料与番茄秸秆堆肥GI的变化 | 第38页 |
4.2.4 不同物料与番茄秸秆堆肥TOC和C/N的变化 | 第38-39页 |
4.2.5 堆肥过程中EC和TN、TP、TK的变化 | 第39-40页 |
4.3 讨论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番茄秸秆堆肥浸提液对番茄和黄瓜的化感效应 | 第42-46页 |
5.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第42-43页 |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42页 |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2-4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5.2.1 番茄发芽试验 | 第43-44页 |
5.2.2 黄瓜发芽试验 | 第44页 |
5.3 讨论 | 第44-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番茄秸秆堆肥作为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6-49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6.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46页 |
6.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6-47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6.2.1 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47页 |
6.2.2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发芽及生长的影响 | 第47-4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番茄秸秆堆肥作为有机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第49-53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49页 |
7.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49页 |
7.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49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7.2.1 堆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7.2.2 堆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7.2.3 番茄秸秆堆肥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第51页 |
7.3 讨论 | 第51-5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3-56页 |
8.1 结论 | 第53-54页 |
8.2 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