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2.1 个人理财产品及营销的简介 | 第26-27页 |
2.1.1 个人理财产品及营销的内涵 | 第26页 |
2.1.2 个人理财产品的分类 | 第26-27页 |
2.1.3 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过程 | 第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2.2.1 “7P”营销理论 | 第28页 |
2.2.2 “4C”营销理论 | 第28页 |
2.2.3 “4R”营销理论 | 第28-29页 |
2.2.4 “STP”营销策略 | 第29-30页 |
2.2.5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页 |
2.2.6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第30-32页 |
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发展现状 | 第32-43页 |
3.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现状 | 第32-35页 |
3.1.1 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现状 | 第32-33页 |
3.1.2 日本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项目销售现状 | 第33-34页 |
3.1.3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特点 | 第34-35页 |
3.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现状 | 第35-43页 |
3.2.1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特点 | 第36-42页 |
3.2.2 国内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困难 | 第42-43页 |
4.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第43-53页 |
4.1 我国兴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发展历程 | 第43-45页 |
4.2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简况 | 第45-51页 |
4.2.1 “万利宝”理财产品 | 第46-47页 |
4.2.2 "智盈宝"理财产品 | 第47-49页 |
4.2.3 “现金宝”理财产品 | 第49-50页 |
4.2.4 “私人银行开放式”理财产品 | 第50-51页 |
4.3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现状分析 | 第51-53页 |
4.3.1 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缺少市场细分 | 第51页 |
4.3.2 有效宣传不足,促销手段缺失 | 第51-52页 |
4.3.3 内部控制有待加强 | 第52页 |
4.3.4 风险披露有待加强 | 第52页 |
4.3.5 员工素质有待加强 | 第52-53页 |
5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理财产品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3-60页 |
5.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53页 |
5.2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理财产品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分析 | 第53-60页 |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53-56页 |
5.2.2 KMO检验 | 第56-57页 |
5.2.3 因子分析 | 第57页 |
5.2.4 回归分析 | 第57-58页 |
5.2.5 统计分析结果小结 | 第58-60页 |
6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建议 | 第60-67页 |
6.1 提高理财项目设计以及创新能力 | 第60-61页 |
6.2 加强理财产品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 | 第61-62页 |
6.3 完善理财项目售后服务以及用户维护 | 第62-63页 |
6.4 拓展新型便捷的营销渠道 | 第63-64页 |
6.5 完善理财项目营销队伍建设 | 第64-65页 |
6.6 提高对理财产品潜在风险的管控能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一 | 第73-75页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