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8-9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9页 |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相关理论概念 | 第10-11页 |
(一)家庭系统理论 | 第10页 |
(二)家庭教育理论 | 第10-11页 |
五、文献梳理 | 第11-13页 |
(一)对陪读的一般研究 | 第11页 |
(二)对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对陪读家庭亲子关系冲突研究 | 第12-13页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陪读家庭亲子关系的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陪读家庭背景介绍 | 第14-15页 |
一、陪读地区环境的介绍 | 第14页 |
二、陪读家长教育行为特点介绍 | 第14-15页 |
三、陪读生的特点介绍 | 第15页 |
第二节 陪读前后亲子关系变化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一、陪读前亲子关系 | 第15-16页 |
二、陪读后亲子关系 | 第16-17页 |
三、陪读前后亲子关系小结 | 第17-18页 |
四、陪读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陪读家庭亲子关系冲突的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第一节 家庭方面 | 第20-22页 |
一、陪读家庭情感满足功能相对弱化 | 第20页 |
二、陪读中亲子双方沟通技巧的缺失 | 第20-21页 |
三、陪读家长传统的亲子观念 | 第21页 |
四、陪读家长过高的成就期望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社会方面 | 第22-23页 |
一、盲目教育竞争风气 | 第22页 |
二、不安全诱惑因素多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对陪读家庭亲子关系冲突的介入与反思 | 第23-37页 |
第一节 个案介入 | 第23-34页 |
一、接案与资料收集 | 第23-24页 |
二、预估与服务计划 | 第24页 |
三、介入具体时间及过程 | 第24-33页 |
四、结案与评估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结案反思 | 第34-37页 |
一、对介入前期的反思 | 第34页 |
二、对介入过程的反思 | 第34页 |
三、对介入效果的反思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1 | 第40-41页 |
附录 2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