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创新动力因子分析--以柠檬酸提取工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论文创新点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3-15页 |
2.2 工艺创新动力因子简介 | 第15页 |
2.3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3.1 技术因素 | 第15-16页 |
2.3.2 需求因素 | 第16页 |
2.3.3 供给因素 | 第16页 |
2.3.4 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5 产业组织因素 | 第17-18页 |
2.4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2.4.1 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间的关系 | 第18-20页 |
2.4.2 工艺创新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5 工艺创新动力机制理论 | 第21-22页 |
2.6 柠檬酸提取工艺简介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影响工艺创新的动力因子分析 | 第25-33页 |
3.1 内源因子分析 | 第25-27页 |
3.1.1 企业内部工艺创新初始阶段动力情况 | 第25-26页 |
3.1.2 工艺创新过程管理 | 第26-27页 |
3.1.3 工艺创新产出扩散动力 | 第27页 |
3.2 外源因子分析 | 第27-30页 |
3.2.1 政府动力因子 | 第28-29页 |
3.2.2 市场条件动力因子 | 第29页 |
3.2.3 其他外部环境因子 | 第29-30页 |
3.3 因子间关系分析 | 第30-33页 |
3.3.1 外源因子和内源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30-31页 |
3.3.2 政府动力因子与其他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31页 |
3.3.3 人才激励机制与其他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3.3.4 其他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工艺创新动力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33-39页 |
4.1 工艺创新动力因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页 |
4.2 工艺创新动力因子评价可用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4.3 工艺创新动力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页 |
4.4 利用德尔菲法研究工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9页 |
第五章 柠檬酸工艺创新动力因子评价 | 第39-49页 |
5.1 方法选取和问卷调查设计 | 第39-43页 |
5.2 评价指标动力因子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43页 |
5.3 单因素模糊评价 | 第43-44页 |
5.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4-45页 |
5.5 计算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45-49页 |
第六章 提升工艺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 第49-53页 |
6.1 较高程度影响动力因子的对策建议 | 第51页 |
6.1.1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打造追求创新环境 | 第51页 |
6.1.2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工艺创新 | 第51页 |
6.2 中等程度影响动力因子对策建议 | 第51-52页 |
6.2.1 建立知识产权意识,充分保护创新成果 | 第51-52页 |
6.2.2 增强市场推广能力,实现创新工艺成功 | 第52页 |
6.3 一般程度影响动力因子对策建议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