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2.1 绩效管理概述 | 第13-15页 |
2.1.1 绩效的含义 | 第13页 |
2.1.2 绩效管理的含义 | 第13-14页 |
2.1.3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2.2 绩效管理组成 | 第15-17页 |
2.3 绩效管理方法 | 第17-20页 |
2.4 绩效管理体系概述 | 第20-21页 |
2.5 知识型员工研究概述 | 第21-22页 |
2.5.1 知识型员工定义 | 第21页 |
2.5.2 知识型员工人格特点 | 第21-22页 |
2.5.3 国内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6 层次分析法原理与算法 | 第22-26页 |
2.6.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第22-23页 |
2.6.2 层次分析法的算法 | 第23-25页 |
2.6.3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 第25页 |
2.6.4 层次分析法的缺点 | 第25-26页 |
第3章 P公司研发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3页 |
3.1 P公司介绍及其组织架构 | 第26-27页 |
3.2 研发印制板互连工程师职位介绍 | 第27页 |
3.3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现状 | 第27-28页 |
3.4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的调查 | 第28-30页 |
3.5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6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第4章 P公司研发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第33-53页 |
4.1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管理体系目标 | 第33页 |
4.2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工作以及职位分析 | 第33-37页 |
4.2.1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工作分析 | 第33-34页 |
4.2.2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职位分析 | 第34-37页 |
4.3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第37-40页 |
4.4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指标权重分配 | 第40-46页 |
4.5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考核周期确定 | 第46页 |
4.6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激励原则方式 | 第46-48页 |
4.7 印制板互连工程师绩效体系实施保障 | 第48-52页 |
4.7.1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辅导机制 | 第48页 |
4.7.2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沟通机制 | 第48-49页 |
4.7.3 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 | 第49页 |
4.7.4 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申诉机制 | 第49-52页 |
4.8 新绩效管理体系的试实施及初步反馈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53-5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