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言 | 第9-13页 |
0.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0.3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0.4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0.5 研究的思路 | 第11-13页 |
第1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相关概念概述 | 第13-14页 |
1.1.1 素养(accomplishment) | 第13页 |
1.1.2 科学素养 | 第13-14页 |
1.1.3 化学素养(Chemical literacy) | 第14页 |
1.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1.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1.2.2 STS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1.2.3 生活教育理论 | 第16-17页 |
1.2.4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1 关于《化学与生活》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1.1 国外 | 第19页 |
1.1.2 国内 | 第19-20页 |
1.2 关于化学素养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1 国外 | 第20-21页 |
1.2.2 国内 | 第21-23页 |
第3章 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模块教材研究 | 第23-27页 |
3.1 《化学与生活》模块编写意图 | 第23-24页 |
3.2 《化学与生活》模块内容设置 | 第24页 |
3.3 《化学与生活》模块教材的呈现方式 | 第24-25页 |
3.4 《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要求 | 第25页 |
3.5 《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现状 | 第25-27页 |
3.5.1 学生选修现状 | 第25页 |
3.5.2 教学现状 | 第25-27页 |
第4章 提升艺术类专修生化学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 第27-37页 |
4.1 调查问卷的制定及实施 | 第27页 |
4.2 问卷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27-28页 |
4.3 笔者对现状的思考 | 第28-30页 |
4.3.1 学情 | 第28页 |
4.3.2 学校化学教学的一大优势 | 第28页 |
4.3.3 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 第28-29页 |
4.3.4 教学中需要注重的方面 | 第29-30页 |
4.4 对思考的践行及尝试 | 第30-37页 |
4.4.1 创设情境策略 | 第30-34页 |
4.4.2 角色扮演策略 | 第34页 |
4.4.3 问题解决式策略 | 第34-36页 |
4.4.4 探究学习策略 | 第36-37页 |
第5章 提升艺术类专修生化学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37-49页 |
5.1 实践研究的问题 | 第37页 |
5.2 实践研究过程 | 第37-38页 |
5.2.1 实践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7-38页 |
5.2.2 实践研究时间 | 第38页 |
5.2.3 实践研究判定的依据 | 第38页 |
5.3 实践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38-49页 |
5.3.1 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情况 | 第38-39页 |
5.3.2 个案访谈分析 | 第39-40页 |
5.3.3 问卷调查分析 | 第40-41页 |
5.3.4 学生会考前模拟试卷成绩分析 | 第41-49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49-51页 |
6.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页 |
6.1.1 创设情景式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 第49页 |
6.1.2 角色扮演式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第49页 |
6.1.3 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 第49页 |
6.1.4 探究学习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 第49页 |
6.2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3 研究的几点反思 | 第50页 |
6.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1 | 第55-59页 |
附录2 | 第59-61页 |
附录3 | 第61-63页 |
附录4 | 第63-65页 |
附录5 | 第65-67页 |
附录6 | 第67-69页 |
附录7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