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以ABC公司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2.1 国内研究第9-10页
        1.2.2 国外研究第10-11页
        1.2.3 研究文献述评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框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5页
        1.4.1 本文研究框架第12-13页
        1.4.2 研究的方法第13页
        1.4.3 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企业舞弊与内部控制理论第15-23页
    2.1 企业舞弊理论第15-19页
        2.1.1 冰山理论第15-16页
        2.1.2 舞弊的GONE理论第16-17页
        2.1.3 舞弊三角理论第17-18页
        2.1.4 反舞弊四层机制理论第18页
        2.1.5 反舞弊的方法第18-19页
    2.2 内部控制理论第19-23页
        2.2.1 控制环境第19-20页
        2.2.2 风险评估第20页
        2.2.3 控制活动第20-21页
        2.2.4 信息与沟通第21页
        2.2.5 监控第21-23页
3 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第23-25页
    3.1 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目标第23页
    3.2 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第23-24页
        3.2.1 全面性原则第23-24页
        3.2.2 重要性原则第24页
        3.2.3 制衡性原则第24页
        3.2.4 成本效益原则第24页
    3.3 采购与付款控制关键制度第24-25页
4 企业采购与付款风险及控制措施第25-31页
    4.1 采购业务方面第25-29页
        4.1.1 需求计划与预算控制环节第25页
        4.1.2 采购申请环节第25-26页
        4.1.3 供应商管理环节第26-27页
        4.1.4 确定供应商及价格环节第27-28页
        4.1.5 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环节第28页
        4.1.6 管理供应过程环节第28-29页
        4.1.7 采购验收环节第29页
    4.2 结算与付款方面第29-30页
        4.2.1 结算环节第29-30页
        4.2.2 付款环节第30页
    4.3 采购与付款会计内控方面第30-31页
5 ABC公司现状调查第31-47页
    5.1 ABC公司及其采购概况第31-33页
    5.2 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第33-44页
        5.2.1 需求计划与预算控制环节第33-35页
        5.2.2 采购申请环节第35-36页
        5.2.3 供应商管理环节第36-37页
        5.2.4 确定供应商及价格环节第37-39页
        5.2.5 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环节第39-40页
        5.2.6 管理供应过程环节第40-41页
        5.2.7 采购验收环节第41-44页
    5.3 结算与付款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第44-45页
        5.3.1 结算环节第44-45页
        5.3.2 付款环节第45页
    5.4 采购与付款会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第45-47页
6 ABC公司问题解决和优化方案第47-61页
    6.1 采购内部控制第47-56页
        6.1.1 需求计划与预算控制环节第47页
        6.1.2 采购申请环节第47-48页
        6.1.3 供应商管理环节第48-51页
        6.1.4 确定供应商及价格环节第51-53页
        6.1.5 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环节第53-54页
        6.1.6 管理供应过程环节第54-55页
        6.1.7 验收环节第55-56页
    6.2 结算与付款内部控制第56-57页
        6.2.1 结算环节第56页
        6.2.2 付款环节第56-57页
    6.3 采购与付款会计内部控制第57页
    6.4 其他相关改进方案第57-61页
7 总结及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析“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社区银行运营模式--以中国光大银行为例
下一篇: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