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基于“板块”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3-16页 |
(一)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3-14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一、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 第16页 |
(二)最近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三)教学系统方法理论 | 第17-18页 |
(四)传播理论 | 第18-19页 |
(五)化学学科观念与高中化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 第19-20页 |
二、化学课堂教学板块理论的概述 | 第20-25页 |
(一)化学课堂教学板块的内涵 | 第20-24页 |
(二)化学课堂教学板块的结构组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25-36页 |
一、教师个案访谈 | 第25-29页 |
(一)访谈对象及目的 | 第25页 |
(二)访谈内容 | 第25-26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第29-34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29-30页 |
(二)调查对象和目的 | 第30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 | 第34-36页 |
(一)教学设计缺乏理论支撑,对教学模式理解不到位 | 第34页 |
(二)忽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 | 第34-35页 |
(三)情景、任务、活动与评价缺少融合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板块”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的建构 | 第36-44页 |
一、国内外课堂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型 | 第36-39页 |
(一)肯普(J.E.Kemp)的教学设计模型 | 第36-37页 |
(二)毕华林教授教学设计的模式 | 第37-38页 |
(三)王磊教授的教学设计模式 | 第38-39页 |
二、基于“板块”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的理性思考 | 第39-44页 |
(一)模型的基本框架图 | 第39-41页 |
(二)模型的特点 | 第41-43页 |
(三)模型的说明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板块”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开发 | 第44-63页 |
一、化学本体知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 第44-51页 |
(一)设计模式思维过程分析 | 第44-45页 |
(二)教学设计方案 | 第45-51页 |
(三)专家点评 | 第51页 |
二、STS知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 第51-58页 |
(一)设计模式思维过程分析 | 第51-52页 |
(二)教学设计方案 | 第52-57页 |
(三)专家点评 | 第57-58页 |
三、化学方法知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 第58-63页 |
(一)设计模式思维过程分析 | 第58-59页 |
(二)教学设计方案 | 第59-62页 |
(三)专家点评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基于“板块”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的框架的描述 | 第63页 |
二、基于“板块”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特点总分析 | 第63页 |
三、开发基于“板块”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过程的描述 | 第63-64页 |
四、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情况简历及在学期间获奖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