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接触分析现状 | 第9-10页 |
·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表面织构研究工作进展 | 第11-12页 |
·表面织构制备 | 第12-14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关键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于微凸体局部接触的水润滑轴承 FSI 模型 | 第17-29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ADINA 软件简介 | 第17-18页 |
·接触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基于局部接触的水润滑轴承 FSI 模型 | 第22-28页 |
·水润滑艉轴承物性参数和结构 | 第22-25页 |
·网格划分 | 第25-27页 |
·边界条件假设 | 第27-28页 |
·载荷施加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局部接触的水润滑艉轴承性能研究 | 第29-44页 |
·性能分析 | 第29-34页 |
·局部接触状况研究 | 第29-30页 |
·润滑性能研究 | 第30-33页 |
·水膜的支撑效应 | 第33-34页 |
·运行工况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34-43页 |
·艉轴转速 | 第34-36页 |
·艉轴承比压 | 第36-39页 |
·进水速度 | 第39-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规则微凸体结构及布置形式优化研究 | 第44-60页 |
·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第45-50页 |
·微凸体高度 | 第45-47页 |
·微凸体半径 | 第47-50页 |
·微凸体等间距布置形式 | 第50-56页 |
·微凸体轴向间距 | 第50-53页 |
·微凸体周向夹角 | 第53-56页 |
·微凸体特殊布置形式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创新点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