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统计分析--以H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 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 第13页 |
2. 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研究 | 第13-14页 |
3. 学生评教指标内容的研究 | 第14页 |
4. 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5. 学生评教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15-16页 |
6. 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三)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二、高校学生评教的理论研究 | 第21-28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1. 评价 | 第21页 |
2. 教育评价 | 第21-22页 |
3. 教学质量评价 | 第22-23页 |
4. 教师评价 | 第23页 |
5. 学生评教 | 第23-24页 |
(二) 高校学生评教的理论依据 | 第24-28页 |
1. 教育评价的类型 | 第24-25页 |
2. 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 第25-26页 |
3. 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 | 第26页 |
4. 学科理论 | 第26-28页 |
三、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28-41页 |
(一) 数据来源 | 第28页 |
(二) 样本统计描述 | 第28-31页 |
(三) 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1-41页 |
1. 差异分析 | 第31-36页 |
2. 学生对同一教师不同学期的评教结果统计分析 | 第36-41页 |
四、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41-44页 |
(一)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41-43页 |
1. 教师职称和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无显著差异 | 第41页 |
2. 学科类型对学生评教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 第41-42页 |
3. 不同学期对学生评教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 第42-43页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