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 意识 | 第17页 |
2. 课程意识 | 第17-19页 |
3. 教师课程意识 | 第19-20页 |
(二) 关于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 | 第20-25页 |
1. 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2. 教师课程意识的特征 | 第21页 |
3. 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要素 | 第21-23页 |
4. 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途径 | 第23-25页 |
(三) 关于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 | 第25-28页 |
1.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涵义 | 第25-26页 |
2.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性 | 第26页 |
3.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策略 | 第26-28页 |
三、A 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状态 | 第28-54页 |
(一) 教师对参与课程改革的反映 | 第28-31页 |
1. 工作压力使教师对课程改革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 第28-29页 |
2. 在行使课程权力中教师的课程自主性越来越强 | 第29-30页 |
3. 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受传统观念及习惯制约未能自觉彰显 | 第30-31页 |
(二)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觉知 | 第31-36页 |
1. 资源开发是为了把课上得更好 | 第31-32页 |
2. 积极挖掘多种课程资源类型 | 第32-36页 |
3. 时间缺乏给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带来阻力 | 第36页 |
(三) 教师课程生成的意识 | 第36-43页 |
1. 新课程主题是在教师与幼儿互动中产生的 | 第36-37页 |
2. 有经验的教师更善于随机捕捉和实施课程 | 第37-38页 |
3. 教学及日程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育 | 第38-43页 |
(四) 教师对反思的认识 | 第43-49页 |
1. 从“不理解”到“觉得是推动教师前进的良好习惯” | 第43页 |
2. 反思存在于多种情境之中 | 第43-48页 |
3. 反思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 | 第48-49页 |
(五) 教师的研究意识 | 第49-54页 |
1. 教师的研究意识在利用幼儿园提供的各种条件中得到提升 | 第49-50页 |
2. 教师研究主题倾向于自身的课程实践 | 第50-51页 |
3. 研究中面对的压力使教师对研究怀有矛盾心理 | 第51-54页 |
四、A 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54-60页 |
(一)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特征 | 第54-56页 |
1. 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具有一定的动态发展性 | 第54页 |
2. 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呈现出个体性特征 | 第54-55页 |
3. 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表现出阶段性特征 | 第55-56页 |
4. 幼儿教师的各种课程意识发展呈现不均衡性 | 第56页 |
(二)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影响因素 | 第56-60页 |
1. 课程能力影响教师课程意识的彰显程度 | 第56-57页 |
2. 课程实践是教师课程意识得以不断凸显和生成的保障 | 第57页 |
3. 幼儿园管理方式影响教师生成课程意识的积极性 | 第57-58页 |
4. 幼儿的表现和需要是唤醒教师课程意识的主要动力 | 第58-59页 |
5. 家园互动成效影响教师课程意识发挥的范围 | 第59-60页 |
五、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建议 | 第60-63页 |
(一) 通过赋权来发挥教师的课程主体性 | 第60页 |
(二) 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强教师的课程能力 | 第60-62页 |
(三) 为教师提供多种物质和环境支持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