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语料收集 | 第14-16页 |
·语料分析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4页 |
·文革报刊研究 | 第19-22页 |
·文革大字报研究 | 第22-23页 |
·文革小说研究 | 第23-25页 |
·文革样板戏研究 | 第25-27页 |
·文革政治口号研究 | 第27-28页 |
·文革政治仪式语篇研究 | 第28-29页 |
·文革语篇综合研究 | 第29-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理论背景 | 第34-55页 |
·批评语篇分析 | 第34-46页 |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渊源 | 第34-37页 |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研究模式 | 第37-45页 |
·批评语篇分析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认知语言学 | 第46-53页 |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 第46-49页 |
·语篇世界理论 | 第49-50页 |
·概念隐喻理论 | 第50-51页 |
·识解活动理论 | 第51-53页 |
·本章总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文革社论的词汇特征 | 第55-97页 |
·高频实词的提取 | 第56-59页 |
·高频名词 | 第59-69页 |
·政治主体 | 第60-62页 |
·政治观念 | 第62-64页 |
·政治事件 | 第64-65页 |
·时空范畴 | 第65-69页 |
·高频动词 | 第69-72页 |
·对立性关系 | 第69-70页 |
·统一性关系 | 第70-72页 |
·高频形容词 | 第72-81页 |
·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 第73-78页 |
·资产阶级的落后性 | 第78-80页 |
·对立性的空间满格 | 第80-81页 |
·高频副词 | 第81-93页 |
·性质状态 | 第83-84页 |
·逻辑关联 | 第84-86页 |
·评价态度 | 第86-87页 |
·时间量度 | 第87-90页 |
·空间量度 | 第90-93页 |
·词汇特征与语篇世界 | 第93-95页 |
·本章总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文革社论的句法特征 | 第97-128页 |
·祈使句 | 第97-107页 |
·祈使句的概貌 | 第98-99页 |
·祈使句的句法特征 | 第99-107页 |
·本节小结 | 第107页 |
·引述句 | 第107-119页 |
·引述句的类别 | 第108-115页 |
·引述句的句法特征 | 第115-118页 |
·本节小结 | 第118-119页 |
·句法特征与语篇世界 | 第119-126页 |
·祈使句与态度性亚世界 | 第119-121页 |
·引述句与认识性亚世界 | 第121-126页 |
·本节小结 | 第126页 |
·本章总结 | 第126-128页 |
第六章 文革社论的篇章特征 | 第128-157页 |
·开篇:形势大好 | 第130-142页 |
·政治形势 | 第131-134页 |
·文化形势 | 第134-137页 |
·经济形势 | 第137-139页 |
·外交形势 | 第139-142页 |
·本节小结 | 第142页 |
·中段:危机深重 | 第142-151页 |
·政治危机 | 第143-145页 |
·文化危机 | 第145-147页 |
·经济危机 | 第147-149页 |
·外交危机 | 第149-151页 |
·本节小结 | 第151页 |
·结论:继续斗争 | 第151-154页 |
·篇章特征与语篇世界 | 第154-155页 |
·本章总结 | 第155-157页 |
第七章 文革社论的语篇世界 | 第157-185页 |
·空间隐喻与语篇世界 | 第157-159页 |
·位置关系 | 第159-165页 |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位置关系 | 第160-162页 |
·资产阶级范畴与无产阶级范畴的位置关系 | 第162-165页 |
·运动方向 | 第165-171页 |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 第166-168页 |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 第168-171页 |
·运动路径 | 第171-174页 |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 第172-173页 |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 第173-174页 |
·力作用关系 | 第174-177页 |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力作用 | 第174-176页 |
·资产阶级范畴内的作用力 | 第176-177页 |
·语篇世界与现实世界 | 第177-181页 |
·本章总结 | 第181-18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85-189页 |
·研究发现 | 第185-187页 |
·创新与局限 | 第187-188页 |
·研究展望 | 第188-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201页 |
附录1:人民日报》社论122篇小样本及其类别 | 第201-206页 |
附录2:高频名词及频率 | 第206-209页 |
附录3:高频动词及频率 | 第209-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