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技术检测二氧化硫浓度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二氧化硫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氧化硫检测主要方法 | 第13-17页 |
·荧光检测二氧化硫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荧光技术检测二氧化硫的原理 | 第20-30页 |
·引言 | 第20页 |
·荧光法检测原理 | 第20-24页 |
·荧光产生的物理机制 | 第20-22页 |
·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效率 | 第22-23页 |
·荧光定量分析理论的研究 | 第23-24页 |
·荧光法测量二氧化硫原理 | 第24-27页 |
·荧光法测量二氧化硫的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荧光法测量二氧化硫的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光纤双光路荧光法测量原理分析 | 第27-29页 |
·光纤双光路测量的基本原理介绍 | 第27-28页 |
·光纤双光路测量的特点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光纤双光路测量系统的研究 | 第30-45页 |
·引言 | 第30页 |
·基于光纤双光路的测量的研究 | 第30-31页 |
·光学系统部分的研究 | 第31-37页 |
·激发光源 | 第31-35页 |
·石英透镜 | 第35页 |
·滤光片 | 第35-36页 |
·光纤及其与气室的耦合 | 第36-37页 |
·配气系统部分的研究 | 第37-39页 |
·气室 | 第38页 |
·配气系统 | 第38-39页 |
·光电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39-44页 |
·光电转换 | 第39-40页 |
·I/V转换电路 | 第40-42页 |
·放大滤波电路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嵌入式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45-46页 |
·STM32F103嵌入式单片机的介绍 | 第46-50页 |
·基于Cortex-M3内核 | 第46-48页 |
·STM32F103RBT6单片机及其外设的介绍 | 第48-49页 |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基于STM32的温度控制系统 | 第50-52页 |
·串口通信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荧光信号的去噪方法研究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Boxcar积分滤波原理 | 第55-56页 |
·改进的Boxcar积分滤波器 | 第56-58页 |
·Boxcar积分滤波算法的信噪比 | 第58-60页 |
·实验仿真 | 第60-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